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热点评测 > 正文

红米手机大战华为荣耀3C终级评测:胜负已揭晓(4)

◆ 安兔兔公开版

在安兔兔公开版中,荣耀3C综合得分17243,红米综合得分16543,荣耀3C小胜4.2%。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子项分数。

在用户体验的两项中,两款手机在多任务和安卓运行环境方面的得分几乎相同。

CPU性能方面,荣耀3C采用的MT6582整数性能测试得分1977,红米采用的MT6589T整数性能测试得分2303,红米比荣耀3C高约16.5%。浮点运算上,荣耀3C为1581分,红米为1492,荣耀3C比红米高约6%。

GPU性能方面,两款手机的分辨率都是720×1280,对GPU的负载相同。荣耀3C采用的Mali-400 MP2虽然架构较老,但有着不论是比Mali-400 MP也好还是PowerVR SGX 544MP都要高出不少的频率,其2D绘图得分868,3D绘图得分4710;红米2D得分731,3D得分4073。荣耀3C高出红米平均约17%,这应该是让其综合得分超越红米的关键。

在安兔兔X中,荣耀3C综合得分17147,红米综合得分14493,荣耀3C胜出的幅度变得更大,已经达到了18.3%。

仔细比较发现,在GPU 3D绘图测试上,安兔兔X中红米得分仅1847分,与公开版的4073分相差很大;而荣耀3C两个版本得分在误差范围内,这直接导致荣耀3C的3D绘图成绩高出红米约250%。因此针对GPU部分,我们将进行更多测试。

GFXBench是一款图形测试软件,目前最高版本为2.7.2。我们挑选常用的两个场景,共4个项目进行测试。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场景有Offscreen和Onscreen两项,区别是Onscreen是以当前手机的分辨率进行渲染,Offscreen则是无视屏幕分辨率,强制一个分辨率渲染图像。本次对比的两款手机屏幕分辨率相同,也就是4个项的测试都是同样条件。

测试场景对于两款手机来说负载较大,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将成绩以柱形图的方式展现。在四项测试中,荣耀3C都有小幅度的领先。

Vellamo是由高通开发的一个基准测试应用,HTML5子项测试HTML5性能以及模拟网页应用,测试中两款手机都不安装SIM卡,排除蜂窝网络不稳定因素。Metal子项则是一些综合测试。

◆桌面滑动及网页浏览测试

通过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我们可以发现荣耀3C与红米的桌面滑动及网页浏览的流畅度处于伯仲之间,并且都出现了“不跟手”的问题。不过以笔者体验的感觉来看,两者的系统流畅度在实际使用时虽然无法和基于IOS的iPhone相比,但也都还是不错的,并不会出现明显卡顿的问题,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需求不成问题。毕竟都是千元以下级别的产品,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游戏测试

游戏测试项目我们选则的是《神庙逃亡2》,它虽然不是什么大型游戏,但作为一款十分热门跑酷类游戏,对手机的反映灵敏度及运行流畅度要求较高,若出现卡顿现象对玩家游戏的结果会造成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用这款游戏进行测试还是比较合适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测试这款游戏时我们会把游戏画质设定为最高。

测试结果表明,两款手机都能比较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不过通过视频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荣耀3C在运行这款游戏时偶尔卡顿的发生几率比红米要高。虽然整体看荣耀3C也能流畅运行,但这偶尔的卡顿有可能会对玩家的游戏体验造成比红米更多的影响。在这款游戏的比拼中,红米占优。

用手机来看视频已经成了不少人的选择,笔者在每天乘坐地铁时就会经常看见这类人。现在很多手机搭载了4核心CPU、HD分辨率屏幕,在运算能力以及显示能力上都有了足够的本钱来播放高清视频了,高画质肯定会有不少人去追求。

想必各位读者难免会遇到视频在手机中无法播放的情况,而视频无法播放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其中关乎到处理器的兼容性,视频的编码、码率信息等,甚至播放器也会对此有影响,因此检验一下手机播放高清视频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看看目前主流的视频格式能否兼容在手机上的正常播放。

手机能否流畅的播放高清视频,GPU部分能否硬解码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毕竟高清视频的播放负载相对较高,所需求的运算量也更大,GPU硬解码的效率要远远高于CPU软解码。客观的说,目前手机的处理器性能相比PC平台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并不能做到像PC那样即使软解码也不卡的程度(当然一些老PC除外),况且手机必然需要考虑续航问题,使用CPU进行软解码可是要比GPU硬解码费电多了,因此能否硬解码也就成了手机看高清视频的核心所在。

我们搜集了22部不同的高清视频片段来进行测试,这些视频的封装格式、编码格式、分辨率、数据码率以及编码Profile均不相同,它们可以综合的考验一款手机的解码能力。而在测试中,我们也包括了音频部分的考核,毕竟声音也是视频的重要部分,试想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你还会有多大看下去的欲望呢?

在测试时,我们使用MX Player播放器分别进行播放,以考验其解码能力,使用第三方播放器是因为手机系统自带的默认播放器能力不足,且不同手机的解码能力不同,而MX Player则更能突出其真实解码能力。以下是本次使用视频片段的信息:

封装格式 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文件名后缀,这关系到播放器能否顺利的意识到这是一部视频,并将视频和音频信息准确识别出来。    这些信息全部都与 视频能否流畅播放甚至能不能播放 有着直接的关联。

编码格式 则考验GPU能否对其进行解码,若GPU不能进行硬解的话,那就只能退而使用CPU来进行软解了。

码率 则是关系到视频播放卡不卡的关键了,码率越高也就意味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大,而当其超过CPU的处理能力时,视频播放自然就会卡了,一般GPU可以硬解的话,出现卡的几率很低,当然如果码率超高,也可能会超过GPU的处理能力。

编码Profile  是一种算法,主要分为Baseline Profile、Main Profile、Extended Profile和High Profile四层,在复杂程度上逐步递增。之后的LevelXXX则表示码流信息,数值越大,码流也就越大,也就更加耗费资源。它也会经常影响到视频能否正常播放。

第15页:高清测试——结果出炉 双方差异汇总

我们使用MXPlay对视频文件进行播放,在可以实现GPU硬解码的情况下,优先使用GPU硬解码(分别尝试MXPlay提供的“硬解码”模式与“硬解码+”模式),这样能有效节省电力消耗。若无法实现GPU硬解码,则只能采取CPU软解码方式,此时较为费电,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还会同时监控不同解码模式下的CPU占用率。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