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机顶盒整体功率并不高,但由于消费快速增长,机顶盒的耗能状况不可忽视。当前,机顶盒产品主要包括有线产品、卫星产品、地面产品和IP产品。美国的“能源之星”和欧盟EuP指令实施要求均涵盖了上述产品。但在中国,IP数字电视接收器数量极少,所以经过标准起草人员的讨论后,机顶盒能效标准的产品覆盖范围为普通用途的有线、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
2010年中国有线机顶盒出货量将达到2510万个,比2009年的2010万个增长24.8%。由于各省有线电视运营商加快发展用户,以及小型运营商推 动客户从模拟向数字服务过渡,预计第二季度创下全年的最强劲增长水平。2010年第二季度有线机顶盒出货量增长到680万个,比2009年同期的500万 个增长34%。
随着高清数字电视的发展,集成式高清机顶盒也开始在各地布局,这种落后的技术似乎不铺满全中国绝不甘心。高清机顶盒——这一个可以挽救 广电改变技术格局的最后一个稻草,也开始被毫不吝惜的扔进火堆。在大家都在为躺在八千万户的功劳簿上享受着歌功颂德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警醒一些,也许这个 巨大的功劳,在三网融合之后也许会成为最大的坟墓。
欧美标准尚存问题
目前,美国“能源之星”和欧盟EuP指令都对机顶盒产品的能效提出了强制性或推荐性要求,但两地对产品的能效评价采用不同的模式。
欧盟将机顶盒分为两类提出了能效要求,即简单型机顶盒(simple STB)和复杂型机顶盒(complex STB)。EuP指令针对简单机顶盒的措施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出台,要求机顶盒功率在待机状态不能超过1瓦,工作状态功率不能超过5瓦。对于复杂型机顶盒的能效,欧盟尽管没有提出强制性要求,但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高效产品的覆盖。目前符合自愿协议的产品已覆盖了80%的欧盟地区,主要的生产厂家、中间件提供商、固件开发商、运营商等都签订了协议,对未签订协议的厂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能源之星”对机顶盒的要求已开发了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主要是针对简单的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目前的版本已升级到2.0版,主要是针对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机顶盒产品。由于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美国家庭目前使用机顶盒欣赏免费或付费的电视节目数量越来越多,大多数家庭中拥有1个到2个机顶盒。美国的调查表明,带有内置数字视频录像(DVR)功能的高清机顶盒每年消耗大约350千瓦时的电能,接近家用电冰箱的耗电量。而且由于众多付费电视服务提供商淘汰旧机顶盒转而提供多功能新式机顶盒的周期越来越短,机顶盒的能耗不容忽视。目前新型的多功能机顶盒能够提供HDTV信号转换、集成DVR功能、玩视频游戏和进行数字节目录像等功能,而实际上机顶盒功能越多,实际功耗越高。此外,由于产品待机状态能耗较高,如果不从插座拔下机顶盒的电源插头,机顶盒的能耗与正常工作时相似,没有明显的功率消耗降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中国标准将分3级
美国“能源之星”2.0版本采用了典型能耗法(TEC法)对产品的能耗进行评价,而欧盟的EuP指令则采用了“使用功率要求+待机功率要求”的考核方式。考虑到中国产品的技术特点和能效水平,机顶盒能效标准最终采用了与欧盟EuP指令相同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舍弃了TEC法复杂的计算和评价过程,便于企业、检测机构对标准的实施使用。
中国的机顶盒能效标准将能效等级分为3级,1级是目标值,达到1级要求的产品是先进、高效产品,目前市场上没有或只有少数产品能够达到;2级为产品的节能评价值,达到节能评价值的产品也是先进、高效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比例也不多;3级则为产品的能效限定值,低于该指标的产品为淘汰产品,该部分产品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标准主要规定了机顶盒各能效等级产品的工作状态功率、被动待机功率。由于机顶盒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标准规定的工作状态功率还包括高清输出、内部硬盘、HDMI接口、ADSL调制解调器、双调谐器、有线调制解调器、以太网接口、USB接口的能耗附加功能功耗因子之和。
年节电量将达10亿千瓦时
2007年,中国销售机顶盒约1300万台,销售额超过50亿元,预计到2012年,总用户将超过1.2亿户,年销售量超过2500万台。目前国内机顶盒生产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这些产品能耗普遍偏高,工作模式下功耗能达到15~20瓦,待机模式下功耗也很大,甚至部分产品没有低功耗状态。如要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厂家应重视机顶盒电源管理系统的技术升级,并采用高效的转换电源,在处理器、解码器等关键部件的选用上也要选择高端、低功耗的器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目前使用机顶盒存在“假待机”状况,即使用遥控装置把机顶盒关闭,事实上机顶盒仍处于高功耗状态,造成了隐性的能源消耗。因此,标准的正式发布实施将有效地降低机顶盒被动待机功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当然,这对于目前还难以达到标准要求的部分企业也而言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这部分企业需要尽快进行技术升级,提供更多节能高效的机顶盒产品。
考虑到机顶盒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标准有较快进行下一步修订的可能。据测算,目前能耗水平为标准规定的能效等级为3级的机顶盒,待机状态年耗电量可能高达40千瓦时,甚至高于工作状态的年耗电量。机顶盒能效标准将促使机顶盒待机功率降低一半以上,工作功率也可降低10%以上。目前多数用户采取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的办法降低能源浪费,标准实施后,用户用遥控器关闭机顶盒也能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这项标准确定的机顶盒能效限定值为强制性指标,标准实施后,年节电量有望达到10亿千瓦时。
机顶盒的发展需要什么?需要操作平台!远至电脑,近至智能手机,都已经认同了一个道理:软件决定硬件!乔布斯说:“iPhone可以运行 MacOSX(就是后来的iOS系统)来管理文件、运行应用程序和网络”,因为——“软件造就硬件。”苹果的市值甚至在今年超越了微软。我们不能否认这个 事实,不能坐井观天,机顶盒的发放数量并不是最大的功劳,机顶盒最大的作用是承载起家庭多媒体终端的重任,使用户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满足,而不是愤懑。
现在机顶盒软件技术的发展是短视和无力的,最初集成式机顶盒姑且不说,后来随着增值业务的需求增大,各个厂家没有搞操作平台,反而却搞起了什么 中间件,竞搞些治标不治本的东西,大家能不能学习一下电脑和手机,好好看一看这两个行业的发展轨迹,想一想自己行业的未来方向。
能承载起家庭多媒体终端的,是一个智能机顶盒,这个机顶盒需要有一个高性能的硬件,有高性能的操作系统,并且是开源的,在应用程序引领未来的时 代,一个开源的系统可以吸引繁衍一个繁荣的应用程序王国,最终也能实现PC机和智能手机一样可以有几十万种应用程序的机顶盒终端,那么到那时,不管是电信 的IPTV还是什么TV,都不会把你打退,因为你吸引了用户,你拥有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