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网融合的开展,广电加大了模拟向数字化转换的进程,诸多因素引起了数字电视和数字电视芯片市场迅速扩大。 数字电视已经逐渐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无论在城市,城镇,农村,山区都能被某种数字电视网络覆盖,能过通过电视机、机顶盒、手机、PMP、 GPS等终端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包括欧洲的DVB,美国ATSC,日本的ISDB,考虑到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中国也相应的推出 了DTMB地面数字电视、CMMB手持电视标准,ABS-S卫星电视标准,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发展还出现了如IPTV标准,DAB广播标准等。
中国电视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在模拟电视时代,视频类的芯片主要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中国电视产业的数字化初期,视频类产品的主要芯片还是 靠进口,但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中国本地IC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如杭州国芯科技、北京海尔集成、深圳海思半导体等一批视频类芯片为主产品 的优秀高科技企业。
三网融合带动芯片市场升温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日前预计,今年电视芯片市场营收将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去年电视芯片市场营收为93亿美元。iSuppli显示器电子首席分析师Shyam Nagrani表示,数字电视芯片市场的增长与数字电视的迅速普及是同步进行性的。2011年,全球数字电视出货量将达到2.3亿台,这几乎相当于2006年出货量7740万台的三倍。随着三网融合的开展,广电加大了模拟向数字化转换的进程,诸多因素引起了数字电视和数字电视芯片市场迅速扩大。
中国是电视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在模拟电视时代,视频类的芯片主要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中国电视产业的数字化初期,视频类产品的主要芯片还是靠进口,但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中国本地IC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环境。数字电视芯片产业主要由调谐芯片、解调芯片、解码芯片、显示芯片四个芯片模块构成,如果把其中2个,3个,甚至四个模块集成在一起,一般称机顶盒或一体机单芯片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下机顶盒面临安全挑战
三网融合带给了机顶盒与芯片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一场变革性的风暴。DVBCN网友认为广电网与互联网融合,正好为CA的CW网络共享提供了恣意滋生的环境。在智能卡与机顶盒通讯的过程中,CW非常容易被窃取,然后通过网络传播出去。有了CW之后,第二台机顶盒就不再需要智能卡就能共享第一台插有智能卡的机顶盒中的节目,而且通过互联网共享CW,还可以带动第三台、第四台、第n台机顶盒。这种CW共享可以通过局域网传播,也可以通过广域网传播,所以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收视费的流失将是不可避免的。
“寡头集中”和“百家争鸣”芯片市场浮躁
在芯片领域,国内外厂商的芯片选择很多,中国本土厂商的芯片也有一定的实力。三网融合产品的硬件设计已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关键在于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关键在于业务模式的突破。
鉴于此,广电目前正积极地进行模转数和单向机顶盒向双向转换,但是广电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机顶盒市场混乱,各种加密技术多如牛毛,不同的加密导致网与网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谈到机顶盒的混乱,内蒙古广电应该感到自豪。据了解,内蒙古所有机顶盒全部采用STM5105,是全国唯一统一采用单一机顶盒芯片及硬件方案的网络公司。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选择。照这个规则去做,机顶盒想乱都难。这就引伸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样定制机顶盒,机顶盒芯片不就只有一家独大、其它家就要关门了吗?如果一开始选用了先进的芯片还好,但要选了一款比较落后的芯片呢?这就需要考验运营商的判断能力了。要知道,芯片技术是可以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发展进步的,如果固定一个型号,就没有了竞争,这样也同样可以导致落后。比如,内蒙古如果现在仍选用5105,显然就落后了,如此再进行大面积的升级置换所产生的费用也是极为昂贵的。
DVBCN网友表示:“像机顶盒这样的芯片,如果有充分的竞争,完全可以接近低端台式机的性能。机顶盒芯片厂家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机顶盒软件方面,忽视了主业。反过来,如果机顶盒芯片落后,芯片中的软件又对其芯片起到了保护作用。说到底,还是机顶盒芯片的竞争规则不透明,影响了有实力的芯片厂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这对广电运营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情。更重要的是这种封闭的技术不利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不利于运营商开展增值业务。
泰信的工程师认为芯片厂家必须开放统一的软件接口,就像PC机开放的BIOS一样。这样,机顶盒芯片厂家只需把这个接口之下的软硬件做好即可,无需再向上介入更多地软件开放。在这种开放环境下,各个芯片厂家就没有了上层软件的捆绑保护,能否生存,就看各自的真本事了。
无论是寡头集中,还是百家争鸣都是这个行业浮躁的表现,未来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开放将是必然趋势,主要还是取决于芯片的技术加强,靠捆绑来掩盖技术缺陷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芯片的进步是PC机行业的原动力,也应该是机顶盒行业的原动力。创造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让“摩尔定律”在数字电视界起效,将会对产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网融合下芯片厂商的突围之路
三网融合终端的主要载体是机顶盒,三网融合对芯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高清,二是双向,三是支持视频电话功能,未来还会有很多层出不穷的增值业务出现。而支持视频电话功能就涉及编码,因此不管是通过主芯片实现,还是通过主芯片+外围器件来实现,重要的是哪一个方案能达到成本最优化。不一定非得要集成,因为将多芯片集成必然会面临一些设计、工艺等方面的难题,这样良品率会降低。
众所周知广电一直处于一个“积贫积弱”的缺钱状态,三网融合每一项改革和建设都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对广电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歌华有线为置换机顶盒数次筹集资金。对此永新视博产品总监王飚舵表示:“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运营商资产的流失,终端企业就需要借助技术创新,在不更换机顶盒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它的业务寿命。达到了节约资金和解决问题的双重目的。”
永新视博 “融芯”技术将机顶盒主板各主要芯片、元器件经优化设计后高度集成,尽量用统一的内核开发出特定的模组芯片,以支持同一功能主板平台统一化。从而实现小型化、多样化的终端应用。“融芯”技术以其安全硬核、硬件密封、软件密封的三重防御铁甲以及收视授权、内容版权、支付信息、个人隐私四个保护对象的技术特点,可为广电网看好大门,做好广电网收费口的安全基础。同时,“融芯”技术降低运营商采购成本、尤其是二次采购成本,轻松实现标清到双向再到高清顺利平滑升级,降低终端用户使用增值业务门槛,催化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消除STB“七国八制”之乱,为全程全网上开展增值业务铺平道路。电视背贝功能灵活强大、安全可靠,可以助力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下抢占先机,以最小的代价进行省时省力的高效整转,同时跨网跨屏进行新业务乃至全业务的开展。
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公布,标志着中国的三网融合工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业务应用将成为三网融合破冰的关键。不管是互联 网服务提供商、广电运营商,还是电信运营商,他们在业务创新上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众所周知,将来,最值钱的业务绝对不是语音,而是能够包含更 多内容的数据业务。围绕数据业务进行的创新,是各大运营商工作的核心。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是业务,而不是网络;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突出差异 化,而不是同质化!
在三网融合之后,运营商必须加大业务创新。长尾理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尽管像语音、短信这样的杀手级应用不会再有,但那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增值业务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