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表示,随着半导体行业正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半导体产品的仿冒即将成为更普遍的问题。
IHS的一项趋势研究表明,有报道的仿冒案件去年达到了1363件。这一数量可能还会继续增多并创下新的记录。
IHS表示,以前供应链上的仿冒芯片数量有起有伏,变化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年度表现有关。2001年至2007年半导体行业扩张,因此仿冒也更多;2008至2009年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芯片行业呈下降趋势,仿冒芯片也迅速下探。
根据IHS的数据,2010年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反弹了33%,仿冒芯片却陡增了152%。IHS认为,2012年将是半导体行业新的增长周期到来之时,销售额增速将从2011年的1%提升至4.3%,到2013年增速将达到9.3%。
IHS半导体首席分析师Rick Pierson表示,“半导体行业出现了增长周期到来的明显征兆,如供货紧张、大范围的价格上涨和产品交货周期延长。这是仿冒产品供应商面临的最好时机,仿冒芯片的增长意味着采购商的风险也更高,包括亏钱、对公司声誉的损害,有些产品还涉及到安全问题。”
根据IHS的说法,大多数电子元器件目前都出现了供货紧张,价格上升,交货期延长的情况。IHS表示,价格的增长将会持续2012年整年,预计很多应用广泛的元件,如电容、NAND闪存、DRAM、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逻辑芯片的需求量将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超过供应量。IHS认为如此缺货预示着仿冒产品的生存环境大好。
Pierson表示,“仿冒芯片越来越成熟,他们关注市场,知道弱点在哪里。他们知道哪些产品供货紧张,就从中牟利。他们也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情况会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变化。”
IHS举例说,仿冒芯片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就有复苏迹象,当时考虑到供货紧张,电子厂商都在慌乱地购买半导体和其他元器件。
Pierson说,“讨论仿冒问题、了解为什么仿冒元件增加、了解哪些市场会出现仿冒器件是很重要的,因为仿冒器件商也在分析电子市场,探测市场弱点,寻找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