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照明巨头引入LED新光源,加速形成新商业模式。各国政府积极制定环保法规,禁止使用白炽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地区新光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其芯片产量及封装产量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有数据显示,我国台湾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世界60%以上,但其产品档次还不能进入第一梯队。由于全球照明用电量高居全年总用电量20%,其中多达90%的电能被转换成热能消耗,非常不具经济效益,在环保、节能的考虑下,LED照明已快速成为颇受关注的技术和产业。同时,各国政府积极制定环保法规,在市场与法规双重利益刺激下,全球LED产业规模呈快速增长之势。
随着LED产业在照明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照明巨头希望通过引入LED源的设计而使照明产品更富创新性。因此,LED照明和传统照明两个领域正逐步合二为一,加速形成一种新的照明商业模式,这非常有利于LED照明的迅速推广使用。
4月2日,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产业专利分析及预警报告会上,专家指出,目前中国LED产业专利申请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核心技术仍缺乏,相关企业需要在关键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据悉,截止到2010年8月,中国LED产业原创的相关专利申请量为2.5万多件。研究表示,截止2010年8月,全球专利数据库中共检索到LED照明相关专利12.4万多件,其中在日本原创的专利申请量为4.9万多件,占全球总量的近40%;在中国原创的专利申请量为2.5万多件;中国LED照明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等地区,广东省申请量最高,占中国国内申请总量的26.3%。
然而,专家指出尽管在中国原创的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但在中国原创的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比例高达68.5%,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仅为31.5%,专利申请的结构仍有待优化,同时在华的外资企业申请量较大;中国国内LED照明专利申请总量中,涉及市场应用、封装的专利申请分别为2.1万多件和3000多件,分别占申请总量的82.5%和12%,而涉及产业上游的外延技术和芯片制造的申请量差距明显,中国国内专利申请在LED照明产业中上游的关键技术方面数量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