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追随摩尔定律愈发艰难,人们逐渐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转向新兴应用,后摩尔时代俨然到来。在这其中,汽车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
国产汽车电子前装配备率的上升,一直是推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频繁的汽车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增添先进的汽车电子零部件是主要手段,增加了大量对于汽车电子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中国汽车行业一直跟随着国际发展的步伐,实行产品和技术的“拿来主义”,很好的弥补了技术、产能上的不足,快速实现规模化,减短了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试验时间,为产品升级步伐的持续提供了支撑。
3月16号,与SEMI CON China2011同期的“中国先进汽车电子的应用与机遇”在上海成功举行。与会嘉宾来自汽车电子产业链的著名企业,如Bosch、航盛实业、Atmel、NXP、ST、Renesas、ONSemiconductor(安森美半导体)等。演讲话题涵盖了汽车电子的现状、中国市场的机遇,以及未来汽车电子走向何方等。
汽车电子的飞跃发展
据统计,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并且中高档轿车已占30%以上。有关的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预计一些高档汽车中电子产品的价值含量很快将达50%,未来有可能达到60%以上。
“汽车电子无疑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潜力巨大。汽车电子的销售额逐年递增,目前欧洲占整个汽车电子的近40%,其中德国占25%,紧随其后的是日本。”Bosch总监JanBiermann表示:“巨大的市场也为我们提出了挑战,比如如何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如何迎合汽车市场转移带来的变化等。客户要求成本不断降低,这就必须继续深化摩尔定律以及制造技术。当然,汽车市场的转移也要求汽车电子制造商能够更靠近客户,加快全球布局。”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尹占威说:“在未来,全球汽车电子产业增长迅速,市场总量巨大。根据对全球汽车行业情况的研究估算和预测,到2010年全球汽车电子系统市场的规模达到约2500亿美元。从2002年到2010年,总体汽车电子系统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而这样高的增长率还有保持下去的趋势。”
中国成为汽车电子发展重镇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已经进入汽车进入家庭阶段,汽车产销量将保持一个长时间增长和高位运行。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销第一的大国,这一地位在未来十年内将不断加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汽车第一强国。”尹占威副总经理说。
尹占威坦陈,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中国汽车电子行业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空心化问题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如芯片、高端产品、开发工具与平台、标准;汽车电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差,缺少领军人物和领军企业;横向融合不够,纵向产业链发挥作用不够;产业链不健全,未形成产业集群;对国内外市场规律把握不足,缺乏前瞻性。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战略。
Jan Biermann说:“虽然整个产业在2009年经历重创,但目前已经重拾上升势头。尤其是中国,作为当前全球汽车销售第一大国,汽车电子产业在这里将会迎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汽车电子未来发展趋势
NXP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业务部市场经理周翔认为,促进汽车电子发展的极大驱动力包括:无缝网络连接、可持续性移动及可购买性、安全性能、娱乐性能等。
尹占威总结汽车电子的技术路径与趋势是:(1)、动力电子:节能、环保(依托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及发展路径)(2)、底盘电子:行车安全、舒适、轻量化(依托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及发展路径);(3)、车身电子:安全(依托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及发展路径);(4)、车载电子与智能交通:舒适、方便、互联(依托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及发展路径)多媒体、导航、通讯、诊断、互联网、后台服务、电子商务。
此外,Atmel市场总监YanGoh为与会者介绍了最新的门禁系统技术。Renesas大中国区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经理马乐博就电机驱动与功能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OnSemiconductor现场应用工程师赵勇则主要介绍了汽车热管理的技术问题。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与会者超过200人。研讨会为汽车电子制造、设计、应用等方面相关的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研究者、学者等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嘉宾对汽车电子产业,特别是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和整车推动其发展。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进入扫除了政策障碍,而2009年,国家将电动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府投资中放在了重要位臵,同时国内众多省份纷纷计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大力扶持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