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物联网大潮来势汹汹 建筑将变得更"智能化"

“物联网”概念的出现打破了人类之前的思维方式。过去,人们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融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并达到“智慧”状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说明: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他定义,这里不一一罗列,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必然涉及三个最核心要素:一是感知,二是连接,三是应用。    

伴随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行业之一。据权威机构预测,国家将在未来十年投入四万亿大力发展物联网,智能建筑、智能办公、智能家居、RFID等产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作为物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楼宇自控、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综合布线等众多系统于一体的建筑智能化领域,同样迎来了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万亿级”产业热点,物联网大潮来势汹汹

由第三次信息化引发的“智慧”浪潮,正在打开我们对未来智能化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广袤空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深刻改变世界。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认为,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规模将比互联网大3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亿级的产业。

随着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在各领域的试点和应用推广,在诸如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等多个方面,通过充分运用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各项关键信息,有效地将各种应用集中于一个系统,物联网已经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更智能化的响应。建筑智能化作为物联网的技术综合应用,将为城市的信息化带来重要推进作用。

“绿色”人类智慧时代,建筑将变得更“智能化” 

权威机构统计显示,世界工业、建筑等耗费着全球70%的能源、资源,在全球面临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的现状下,节能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400亿平方米建筑存量需节能改造,同时每年竣工房屋建筑约20亿平方米,预计至2020年新增房屋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构建数字城市、为人类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这一物联网发展的终极应用诉求,给建筑智能化市场带来了商机无限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正逐步蔓延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从单一的功能到综合集成,从综合布线到无线控制,从控制面板的操控到手机掌控家电,再到网络控制,建筑智能化领域随着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互操作能力和布线标准的实现而不断改进。

   物联网与其说是网络,不如说是应用

    加快物联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当前在科技界,又出现一种仿佛人人都在谈论物联网,但很少有人能说清物联网的现象。这是因为物联网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地带,身处不同的行业,出于解决问题的不同,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对物联网研发应用的发展重点、动力来源、主攻方向等的理解也有明显差异。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说明: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他定义,这里不一一罗列,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必然涉及三个最核心要素:一是感知,二是连接,三是应用。    

    在给物联网下定义的时候,基于解决问题的不同侧重点有着不同的定义。更多强调感知要素,则通常将物联网与传感网基本等同起来。更多强调连接要素,自然将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认为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强调物品的寻址与通信。而各类定义中,无论从感知技术出发,还是从网络技术出发,都要不同程度描述技术实现的目的,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