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LED应用大幅扩张 警惕产能过剩

    从2010年亚洲能源论坛获悉,2009年,中国LED照明的渗透率不到1%,估计明年会迎来一个大爆发,乐观估计或在5%至10%之间。12月14日,在于广州召开的2010年亚洲能源论坛上,深圳市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灯)产业联合会会长王殿甫预测,到2015年,LED照明的渗透率或将超过30%

    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Research分析师兼专案经理林芬卉指出,虽然LED照明占整体照明市场产值仍小,预估2010年渗透率仅约3.2%,但因环保意识高涨、各政策推动,预期LED灯泡将成为被优先导入节能照明的产品之一。若不考虑技术类别,目前全球整体灯泡市场规模约200亿颗,随著40W及60W主流规格传统灯泡逐渐被汰换,预期到2013年,全球LED灯泡出货量将可达25亿颗、出货量渗透率可望提升到12.5%。

  普通照明、背光源和汽车照明、景观照明(包括户外显示)将是LED 的前三大应用领域,从市场容量与发展潜力角度,我们归纳为政府采购——商用——民用发展路径:景观照明创造LED 初步繁荣后将维持较快增长;背光源和汽车照明市场容量、发展潜力次之,是目前LED 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普通照明市场容量、发展潜力最大,成LED 未来发展的重点。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红黄光作为 LED 最成熟的制造技术未来依然是景观照明(包括户外显示)市场的主要技术;高功率蓝光技术是白光发展的方向,最终将成为背光源、照明市场的主流技术。整体而言,蓝光技术将主导市场,占据63%份额。

  从区域竞争特征来看,白光 目前还属于朝阳行业,产业区域分布明显。日欧美是全球LED LED技术的领导者,是最先进的照明用LED 制造中心;台韩是全球最大的背光源LED 和高亮度红光LED 生产基地,并积极在照明领域进行突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LED 封装基地,制造的LED 主要应用于低端景观照明领域,部分企业正积极突破背光源市场。

  从产业链格局分析,上游外延片和芯片专利被欧日美企业垄断,大幅扩张将导致LED 芯片产能过剩,国内尤为严重;中游封装环节,台韩企业迅速崛起,产业良好的供需状况将提升封装产品附加值;下游应用环节,国内企业借助政府扶持以及本土化优势可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抗衡。

  投资策略

  投资方向上,综合对市场、技术方向及产业链格局分析,大方向上我们看好中游封装及下游应用:上游产能过剩使产业链附加值向中下游移动;中游供需状况良好,国内企业享受全球最大封装基地的产业聚集优势;下游企业享受补贴、税收优惠,及成本、渠道等本土化优势。我们推荐:雷曼光电(封装及应用上下游整合)、国星光电(封装技术和规模领先)。

  由于产能过剩,我们不看好上游芯片行业的投资机会,但仍然探讨了未来那些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通过分析各应用领域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大功率蓝光及红黄光技术领先者将胜出,国内企业看好士兰微(高亮度蓝光技术领先)、乾照光电(四元系高亮度红黄光技术领先)。

   该研究所所长张小飞就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LED封装产能相对过剩,但2011年将变成LED芯片产能过剩局面。他进一步指出,2011年中国LED企业数量同比将增长20%以上,更多LED芯片企业将往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垂直整合越演越烈,中高端LED器件价格战更激烈,规模效益愈发明显。

     中国市场也将成为LED产业发展的重要据点。里昂证券指出,以市场来看,中国现为全球最大LED户外照明市场,2009年总计共设置25万盏LED路灯,占全球LED照明市场的42%,预估今年LED路灯将成长至40万盏,占全球照明市场的46%。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