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在计算机市场被称为云计算在中国发展的元年,入“云”成为2010年科技市场谈论最多的话题。从传统软硬件厂商,到IT解决方案提供商,直至互联网公司,几乎每一厂商家都推出自己的云计算战略规划,运营商更是蜂拥而上。
云计算代表信息化时代的未来,有广阔发展前景。ENI经济和信息化网媒的专题采访过程中,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对开源产业及互联网 发展的阐述中,ENI记者注意到,陆首群突出强调了互联网的五大趋势性板块:计算力、通讯、媒体、网络经济和虚拟社会。而云计算作为互联网计算力的重要能 力平台,其发展不仅仅需要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同时要避免“一窝蜂”,要针对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试点性的应用。
Frost &Sullivan研究公司指出,随着移动设备的采用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呈现"巨幅的增长",电信运营商与协同厂商预期将会趁势推出移动云计算服务,它将会提供安全与额外的计算功能。
根据Frost &Sullivan亚太区合伙人Nitin Bhat表示,全球将会变得比以前更加的连网化,使得全球销售的连网设备的数量将会从2011年的60亿增长至2020年的800亿。连网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与智慧电网(smart grid),Bhat日前提出了该公司对2011年的ICT预测。
该分析师指出,在智能手机销售方面,亚太地区将会大跃升,从5000万台攀升至2011年的一亿台。这个数字将会占该地区今年所有移动设备出货量的 20%。
他预测,随着连网移动设备的接受度提升,将会使得移动云计算服务随之出现,主要是针对智能手机的移动安全与额外的计算功能。
Bhat解释道,"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病毒会针对这些设备而来。目前已经有病毒出现在Apple的iOS与 Google的Android平台,以及通过SMS(短信服务)传送,我们预期针对平板电脑的第一批恶意软件将会在今年出现。"
为了对这些威胁做出回应,许多协力厂商已经提供了远端安全服务,例如Remote Wipe,但是主要是针对企业客户。然而,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对于此一趋势的投资仍然过慢,以致于无法提供这些服务给其客户。
Bhat预测,电信运营商很可能会通过云计算强化现有的智能手机相当"有限"的功能。这些包括提升设备的存储器容量与处理速度。
除了新的云计算服务之外,Bhat指出,"更丰富的通讯"与转移至移动计算将会对企业市场造成最大的冲击。该分析师将"丰富的"通讯定义为"能够强化现有商业程序的通讯技术"。这些技术将包括视频、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与社交网络功能。这些技术将被用来强化现有的企业协同工具,例如wiki与博客。
在移动计算方面,该分析师指出,便携式PC,意指平板电脑、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在2010年的全球PC销售量上已经超越台式机。目前便携式PC占了PC市场的61%,台式机则退缩到只有39%。这个差距预期到2014年将会更形扩大,便携式PC将达到75%,而台式机则是占了剩下的市场。
当然,也有业内分析并不看好云计算在国内的表现,认为厂商对云计算的热度将在2011年衰退。
各家公司都在跟风建立云战略,似乎没有云计算就落伍了,但是建成了实际功用如何,是否能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据知情人士介绍,很多标榜云计算的企业都在艰难挣扎,不少国内企业只谈概念,忽视落地应用,一味照搬国外经验,这给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障碍。
国内厂商仅是近两年开始迈入云计算,厂商在全面的云计算服务上相对薄弱,大多是从传统厂商转型,对云计算的理解并不全面。2010年末国内IDC大鳄广东群英发布了“云服务平台”,并提出了“一站式信息化建设”。通过群英等IDC运营商的加入,能够加快国内云计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