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无限应用具体来讲就是跟踪、电子医疗、智能运 输、绿色环境等领域。物联网是从传统的嵌入式通信系统的延伸出来的,却有巨大的革命性的进展。随着3G和4G的技术到来,高速通信推动物联网嵌入式通信系 统高端应用,所以说物联网与3G和4G是互相推动的关系,高端高速的通信能力使得很多高端应用成为可能,而高端应用推动网络的投资和开发,所以说物联网对 整个电子产业、通信产业以及整个人类生活将起到很大的推动。
企业为什么热衷于概念炒作呢?
物联网概念炒作之后,留给人们更深的是思索,企业为什么热衷于概念炒作呢?仔细分析,物联网概念的炒作是非常成功的。这是金融危机以来商家在营销策略上的重大变革。企业以前是单兵作战,靠技术、靠市场、靠品牌、靠资金、靠营销策略推广产品。那么,面对金融危机,企业打起了政治牌,巧妙的借助了政府面对金融危机出台刺激经济的各种各样的政策。把企业策略变成一种概念推广给政府,很轻松的把企业行为转变成社会行为甚至全球行为。很成功的利用政府领袖的力量为公司营销推广铺路。
物联网概念什么时候出现的?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然,IBM的“智慧地球”是本公司的技术、产品、市场战略的成功推广。毫无疑问,作为“智慧地球”理念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物联网技术是IBM全球未来的重点领域,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就是第一次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物联网是新的提法,新的名词。但是,技术却不是新的。中国科学院很早就在做传感网的研究。大家都在说,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不管那次浪潮都是围绕着计算机展开的,可以说,计算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2009年8月7日温总理视察无锡时,提出在无锡加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的指示。从此在国内不管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很重视,并掀起了一个追逐物联网的行动热潮。这也是中国物联网概念提出的一个标志时间。一年过去了,再一次的解读温总理的“感知中国”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怎样解读总理的“感知中国”?
温总理用经典的四个字“感知中国”全面描述和定义了物联网的内涵。总理的四个字,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描述了物联网的含义,二是要发展中国的物联网。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感”既是信息采集(传感器);“知”信息处理(运算、处理、通信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和控制)。所以,我认为感和知是两个概念,现在有些人把物联网分成3层: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还有人分更多的层。其中的感知作为一个层面来处理是不恰当的,感知是物联网的全面内涵,感知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这恰恰是一个计算机,或者是嵌入式系统的工作特征。如果归纳一句话来理解总理“感知中国”的含义,既通过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产品网络化功能就可以实现感知中国的目的。
对于感知,打个比方说吧,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你触碰到一个很热的热水杯时,会迅速的把手收回。其过程就是:第一感受到烫,是由手指皮肤(信息采集或传感器)感受到的热。第二是把这个热的感受通过神经系统(传输层或网络)传递给大脑。第三是大脑(嵌入式系统)经过处理和判断,并控制你的行为,即迅速的让手离开这个杯子。 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但是足以形象的描述了物联网的感知过程和工作原理。
简单讲,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专业上讲就应该是智能终端的网络化功能。大家都知道,嵌入式系统无所不在,有嵌入式系统的地方才会有物联网的应用。所以,我在所有的场合都在传播一个理念,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就是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系统。从另一个意义也可以说,物联网的产生是嵌入式系统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更多的嵌入式智能终端产品有了联网的需求,催生了物联网这个概念的产生。
未来5~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统、应 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服务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运营商提供的各类物联网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新型 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