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种种市场迹象显示,射频识别(RFID)正在迈入下一阶段的技术演进。这些迹象包括了许多RFID项目规模不断扩展、持续部署 的基础建设、不断深化的技术融合,以及业界对此技术的投资增长。多种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如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票务、身份证和电子商务等,都 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长。
随着RFID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个产业也形成了从制造到销售的完整价值链。尽管迄今多数的大型RFID项目仍然部署在美洲和欧洲,以 及中东和非洲(EMEA)等地,但未来,随着制造业务持续转移到亚太区,加上源卷标(在原始发货点即贴上的卷标)日益成为标准程序,亚太地区(APAC) 市场最终将成为全球RFID市场枢纽。
中国的射频识别(RFID)半导体市场未来几年将突飞猛进,2009-2014年销售额将增长一倍以上。据iSuppli公司分析,预计2010年中国RFID市场将增长到14亿美元,比2009年的11亿美元增长22%。但这与接下来的几年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到2014年,RFID市场将达到24亿美元,是2009年的两倍。
RFID利用无线电波在雷达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之间传输数据,便于鉴别和追踪。许多人认为,RFID将取代条形码系统,它与后者相比在物流应用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例如不需要接触和瞄准线,就能传输鉴别或追踪信息。
中国RFID市场的兴起,是运输、仓库、物流、电子支付、医疗设备追踪、食品安全系统、资产管理等领域的需求增长的结果。与此同时,RFID市场的技术整合不断加强。许多企业开始研究技术创新,准备扩大RFID设备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移动支付。
RFID的成本仍然妨碍其得到大规模接受,尽管该技术条形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芯片成本持续下降,许多中国高频RFID卡的价格现在已经降到了一元左右。贴标签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预计也会进一步下降。iSuppli公司预测,随着该技术走向成熟,相关产品的生产也将更加成熟,这将促进RFID器件达到规模经济。
RFID的发展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这都可望成为未来支撑这个开放市场及其全球价值链的关键。今天,根据所采用的技术、功能设定、频率和外形设计,IC约可占到RFID应答器(transponder)中30~65%左右的成本。而随着市场不断拓展,未来产品势必对价格更加敏感,下一代的先进集成电路也必须以成本竞争力、更大产量为诉求,同时,芯片的进展脚步也必须保持与领先应用的发展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