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面板制造商不断向世界宣告其高阶产品如3D、480Hz、超薄设计以及直下式LED背光,但在另一方面也往低阶、低成本产品发展,目标瞄准新兴市场;市场研究机DisplaySearch指出,这些为进一步压低面板售价的低亮度、低色彩饱和度规格,正逐步影响面板产业技术与业务模式发展。
根据DisplaySearch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季报(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ductRoadmap),面板厂正在为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中国大陆和俄罗斯量身订做低阶的面板产品。与一般450~500nits规格相比,新兴市场可接受面板亮度降到350~400nits,在色彩饱和度方面则可以从72~75%降到65~68%(按NTSC标准)。
展望后市,WitsView认为,尽管终端需求迄今仍是雾里看花,不过,近期台湾面板厂商稼动率开始出现回升,特别在6代线和7.5代线部 分,已经反应出面板厂商对于2个月后、中国大陆农历新年的电视面板需求,存有高度期待。目前供应链要谨慎以对的仍是库存问题,如果因为过度乐观解读后市、 导致接下来几个月面板出货又急速冲高,如此可能对于明年的市场供需,再度造成冲击。
个别应用来看,WitsView表示,今年10月份电视面板出货量约达1723万片、月减幅度9.6%,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国庆假期结束 后,电视品牌厂商的铺货备货需求暂时告一段落。此外,12.1吋以上之较大尺寸笔记本电脑NB面板,今年10月份出货量约1350万片,月减2.3%,亦 不见好转。
至于平板计算机面板出货量大增,则是因为苹果iPAD销售区域增加,直接带动了9.7吋面板的需求,造成10月份平板计算机面板出货量较上月大增逾30%,达到280万片水平。由于投入平板计算机的厂商越来越多,WitsView预期,接下来平板计算机面板的出货量还会持续攀升。
12.1吋以下的小笔电面板,今年10月份出货量约达353万片、月增10%,主因是二、三线或白牌厂商积极投入平板计算机市场,初期仍选择主流的10.1吋面板,带动整体12.1吋以下小笔电面板出货表现。
随着液晶电视年出货量趋进2亿台的规模,部分已开发国家市场已饱和,因此面板厂的产品也走向M型化发展。一端往高阶的规格发展,刺激已开发市场的换机需求;另一端也同时拓展低规格的展品,用低价来满足新兴市场的新需求。
DisplaySearch资深分析师李昕霖表示,2011年由于已开发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消费偏好各有不同,在对的市场提供对的规格和价格,较以往专注于面板规格的提高来的更为重要。
面板制造商LGDisplay、友达(AUO)、新奇美(CMI)和京东方(BOE)均投入新兴市场电视面板战场。低阶面板设计的方向有:使用扩散片取代增亮膜、使用较大LED封包提高亮度,减少LED晶片数、降低玻璃厚度,或是修改彩色滤光片结构。DisplaySearch的季报还列出了各面板厂最新发展动向:
夏普(Sharp):唯一拥有十代线的面板厂,计划在该产线生产六片切的70寸宽萤幕面板;目前该产线主要生产40寸、60寸与65寸宽萤幕。
友达:积极开发58寸面板,长宽比为21:9,120Hz倍频的面板,称为“CinemaScopeHD”,目标市场方向为3D、家庭剧院和连网电视市场。LGDisplay和三星(Samsung)也均有着墨于此。
三星:在其七代线生产43寸、长宽比为4:1的公用显示器面板;该公司同时也发展出一种新的液晶结构称为PLS,此种结合水平和垂直电场的设计,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
京东方:随着六代线产能开出,该公司也跻身32寸晶电视面板供应商的行列,其广视角采用FFS技术。
120Hz倍频已经成为40寸以上面板主流规格。
夏普在其UV2A技术上加强,开口率可提高20%,提升对比到5000:1,同时可达到4ms的响应时间。
LGDisplay积极的推广其PatentRetarder3D液晶面板,计划推出一系列从32到55寸高解析度的面板。友达则朝32寸HD和65寸FHD两端发展;其他面板厂则专注在快门式3D技术,新奇美则往120Hz的3D电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