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物联网标准:实力企业或主导制定

    “物联网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刚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物联网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透露,“物联网是新 的技术革命,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是实现技术可控、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 略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下,已被定义为中国战略性产业的物联网,是一个时尚、热门的产业,不仅各路资本竞相追捧物联网产业投资,二级市场上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物联网概念股行情几度卷土重来。

“物联网标准很复杂,短期难以出台。”国家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张琪介绍,目前国家12个部委23个已有的标准工作组正联合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

 分析人士指出,物联网大规模落地的首要条件便是标准体系的建立,如果行业、企业之间物联网应用标准难以达成一致,将导致物联网项目难以互“联”。

 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新故事

  “物联网概念的风风火火炒作,就在于概念全新,政策扶持,蛋糕足够大,是市场主力联合培育的新热点。”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与周期性板块相比,物联网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刺激力度和发展前景更为乐观,更能够迅速产生出经济与社会效益,且切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政策预期空间层出不穷,加上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业态,容易激发炒作及跟风热情。

  “从概念的模糊、清晰到实质发展、产业化、商业化,各个阶段都能爆发炒作热点。”上述券商人士说。

 争夺话语权

 在资本市场,物联网概念被热捧。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今年物联网板块46家上市的平均市值涨幅为20.32%,而全部A股的平均市值则下跌3.44%左右,物联网概念明显受宠。

 与资本市场的热捧不同,大多数企业更加现实。由于商业模式还不成熟,部分企业介入物联网只是为了获取产业基金和税收支持,因此不少企业只是明确了物联网作为其发展方向,却迟迟没有项目落地。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认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步骤首先是要占领标准制高点,其次是实现“技术卡位”,第三才是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价值链。

 “标准化的实质是知识产权的较量。”中国RFID产业联盟的秘书长欧阳宇指出,很多国际的标准都暗含着大量的知识产权,国内企业使用或采购的产品一旦符合这些标准就需要支付大笔的产权费用,另外标准化背后还存在管理匹配的问题,这也涉及到产业安全。

因而,目前国际上大力推进国家层面的物联网标准,业内人士指出,这与3G标准有类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话语权之争,因此中国需要自有标准。据了解,目前物联网中的RFID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而国际标准化传感网标准化组织总共设立3个标准化项目组,其中系统架构分为7部分,我国专家占2个主席位和5个联合主席位。

实力企业或主导标准制定

 然而,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物联网标准体系既包括底层技术的标准,如频率、调制方式、接口标准等,也包括运营管理的标准,如用户认证、业务流程、业务标识等语法和语义。

 

 更重要的是,标准体系的形成需要实力企业的参与。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秘书长王立建日前表示,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工作。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潘立华说:“物联网标准化的关键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应用。”他指出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一定要建立在行业应用上。

 同方股份总裁陆致成介绍,该公司参与了智能家居行业的标准制定。他透露,同方股份与中国移动合作建立了统一的标准,未来包括电视、冰箱等众多厂家生产智能终端,都必须使用同方股份制定的标准,家电类企业每销售一个智能终端设备,同方股份都能享受利益分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物联网概念企业都可以获益。有行业人士表示,在缺乏许多核心技术的条件下,即使打造出本土标准,也很难从现实市场应用中获得实际利益,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是最大的赢家。

    未来5~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 统、应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服务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运营商提供的各类物联网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 点,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机器终端将成为移动通信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结合将为机器插上移动的“翅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