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科技的萌芽虽可追溯至1970年代,但直到近几年,它才真正崭露头角。触控技术得以商品化,除了得益于平面显示器的普及、操作系统纳入人机接口应用、材料与生产制造技术上的突破外,最重要的还包括了苹果(Apple)的iPhone营销策略。
iPhone给消费者的印象,除了多点触控之外,即是光学上的优质表现。事实上高透光率、低反射率或表面处理即为电容式产品胜出电阻式最大的优势。目前电阻式的透光率通常在80±2%(film/glass),使用特殊材料也仅能达到87±2%。电容式的光学处理直接作用在玻璃原材上;实务上显示,穿透率的改善可由87%上升至98%;反射率则由11%降低至1.8%(图1及图2);表面硬度、防污、防菌及抗指纹也可经由电容式生产制程一并达成,不仅增加产品价值同时也降低成本。利用电容式光学优势加上结构上的调整,这种解决强光环境下面板可读性的做法,必然较电阻式圆形偏光应用更为有效。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因采用全触控操作方式或搭载QWERTY按键的手机数量急速增加,以及美国苹果公司推出全触控型平板计算机iPad及All-In-OnePC(电脑一体机)搭载触控面板的比重也呈现增加,将带动今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增长31%至6.1亿片,且预估2016年其市场规模可望进一步增长至13.6亿片的规模。
Techno表示,就尺寸方面来看,因智能型手机带动整体手机用触控面板需求急速增加,加上数字相机的触控面板搭载率上扬以及苹果推出搭载触控面板的nano可携式音乐播放器,故预估今年全球小尺寸触控面板市场将自前年的4.4亿片扩增至5.6亿片的规模;中尺寸市场(7英寸~9英寸)部分,也因苹果推出iPad后引发其他同业纷纷跟进,故预估今年中尺寸触控面板市场将扩大至4000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