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机构Gartner近日表示,在10年内,全球将有35%的芯片厂商被市场淘汰或被并购。
面临美国和韩国芯片巨头的激烈竞争,日本芯片厂商已经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倾向于多家合作的模式。近日,包括东芝公司在内的日本三家半导体公司宣布,它们将统一45纳米半导体生产工艺,并形成一个半导体行业标准。
但是,厂商这样的举措未能阻止芯片整个行业的倒退。Gartner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将出现倒退,预计涨幅不会超过1%。鉴于该趋势,Gartner预计,到2016年之前,全球将有35%的芯片厂商将被淘汰,或被大型竞争对手并购。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芯片厂商已经开始计划在2007年晚些时候生产45纳米工艺的芯片,两年后,他们将会把生产工艺推进到32纳米。
近日,各大芯片厂商以及大学的研究人员出席了IEEE赞助的2006 Symposium on VLSI Circuits。英特尔公司在这次会议期间也阐述了由它开发的三门晶体管。虽然原型产品已经被开发出来,但三门晶体管不会被应用在英特尔公司的45纳米工艺中。
业界人士认为,摩尔定律将在22纳米工艺芯片于2012或2014年问世后不再有效。由于继续缩小晶体管在经济上已经不再可行了,所以到那时芯片厂商不得不采用晶体管之外的新结构传输信号。但也有许多人士认为,纳米技术将使晶体管的寿命再次延长几年时间。
(源自:网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