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芯片版图漂移下的中国机会

  <飞思卡尔RONG>  窘迫已久的中国芯片设计产业是否正处在爆发前夜?

    乍看上去,你一定会为近年来国内的芯片设计行业喝彩:iSuppli的报告指出,今年全球销售的芯片中,由中国设计或部分设计的产品将占到14.8%,我国也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芯片设计中心。该机构还预计到2006年,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芯片设计中心。
    
    中国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拿“多如牛毛”一词来形容当前芯片设计的市场格局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在8月24日的半导体 China峰会上,仅参加展览的各地IC产业扶持基地就有北京、深圳等7处之多,更遑论遍布其间的芯片设计公司的数量了。
    
    这种趋之若鹜、蒸蒸日上的景象背后,是中国芯片设计业缺乏霸主的尴尬现实。这也正是芯片行业专家们的忧心所在。须知,芯片业的竞争是世界范围内的博弈,要想使国内芯片产业壮大,必须拥有世界级的设计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势必需要国内一两家设计厂商强势崛起。
    
    于是,振兴芯片上游、做强芯片设计的呼声遂不绝于耳。近期纷至沓来的一些利好消息让从业者们稍感宽慰:先有消息说信产部正在筹措2亿美金巨资重点扶持芯片设计企业,随后,又闻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看好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纷纷掷下重金。与此同时,在高峰会上,各家企业竭尽所能、献计献策的火热气氛,更是让人为之一振。
    
    群雄发力,窘迫已久的芯片设计产业是否已处在爆发前夜?
    
   
芯片版图漂移
    
    如果把国内的芯片产业放大到世界范围,那将是一副怎样的图景呢?据人民中国区总经理殷钢描述,“芯片工业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兴起在日本。后来,中国台湾赶了上来。”
    
    中国的芯片工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事实上,国内芯片业的兴起是在国际芯片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之下。这种转移首先得益于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
    
    同时,美国等地芯片业的发展正越来越触及一个“隐形的天花板”,难以再有新的突破。一位要求匿名的国产芯片业高层人士告诉《互联网周刊》:“美国芯片行业的资金和人才都处于过剩的状况。看起来,有点像泡沫。”
    
    高峰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的一席讲话也许更有说服力。他说:“我把海关去年进口的全部芯片统计了一下,芯片的单价大概只有几十美分,相当于ST币六、七块钱。进口芯片中的相当一部分,由于太便宜,在海关居然是按公斤计费收税的。”
    
    一向被视为高科技结晶的芯片如今遭到“公斤计费”的待遇,虽然听起来类似天方夜谭,但是,恰也明示了时下芯片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
    
    然而,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美国过剩的东西,在国内依然是倍受欢迎的宝贝。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发展芯片业的核心在于生产环节上,这是有根据的。芯片生产是公认的烧钱机器,据介绍,建设一条芯片生产线,大约需要至少12亿美元的投资。而且,为了更新工艺,提高生产的良品率,还必须持续投资用于研发。
    
    自从中芯国际2001年在大陆设厂以来,国内芯片代工产业发展迅速。至今,中芯已经在上海、北京和天津设了数家工厂,而且对向下游封装测试的扩展一直在进行中。截至2004年,中芯国际的代工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生产工艺的技术上,中国企业的进步也让人刮目相看。据悉,中芯国际正在积极研发65纳米的技术,和最先进的台积电的技术差距缩小到只有1.5代。
    
    然而,当仔细盘点中芯国际的代工客户名单的时候,人们发现来自国内的订单少之又少。于是,人们豁然开朗:造成我国芯片产业落后的关键环节是设计领域。

    我国芯片设计产业的历史太短是造成其落后的一个显见原因。“这是一个需要相当积累的行业。”殷钢指出,“设计者必须有制作经验,你的技术都是建立在你对应用的了解上。当然还建立在你对IC制作方面的经验之上。”
    
    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明经验的重要性:譬如,在足球游戏中,游戏者必须区分背景草地和自己。背景草地是不变的,图象运动起来以后,要确定哪些部分变化,哪些不变,只处理变化的,不变的可以不处理,只有这样,设计才会非常“省电”。
    
     繁荣下的沟壑
    
    中芯国际掌门人张汝京毫不掩饰他对未来中国半导体市场的乐观估计。他说:“2004年,中国的手机市场容量已经超过7100万台,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数码相机在2004年的销量也达到265万台;PC销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是全球第二大PC市场。”
    
    手机、数码相机、PC,消费电子产品的繁荣,对芯片产业来说不啻于最大的福音。炒得发烫的3G、数字电视等产业,虽然至今未见实质动作,但是鉴于其拥有一朝兴起、改变天下的能力,各家芯片设计企业其实早就铆足了劲,暗自用功,准备在这场新的赛跑中抢得先机。
    
    当下,无论是3G,还是数字电视,其产业起跑的发令枪实际上都握在政府手里。“对于芯片设计者来说,这个市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政府恰可利用新产业兴起的机会暗助国内芯片产业,尤其是芯片设计企业,促使其发展壮大。或许正是有这种考虑,新产业才迟迟不鸣枪起跑,只见到政府资助芯片设计业的产业政策的推出。”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推测。
    
    市场渐渐明了,政府也暗中助力,自然也少不了风险投资的身影。且不说早前传出的英特尔投资和联想投资共同介入深圳芯原股份公司的事情,单单从高峰会的投资分会上的热闹气氛中即可感知一二。当时,包括Telos Venture、时代创投、永威投资等在内的芯片领域知名投资者均悉数在列。
    
   除了资金,作为智力高度浓缩的行业,芯片设计公司对人才也非常依赖。不过,在这个领域,要找到合适的人才也确实困难。殷钢总结飞思卡尔半导体(前身为摩托罗拉半导体部)的成功之道的时候说:“除了此前摩托罗拉存在将近50年的积累之外,要我来看,最重要的是我们保有并留住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做半导体的人才。”
    
    对这个问题,前述要求匿名的芯片业高层人士说:“基本上,美国硅谷正是我国芯片设计业取之不尽的人才宝库。回国做芯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身边的很多人就回来了。”
    
    横亘在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前面的沟壑,除了市场、资金、人才,还有知识产权。借用一个形象性的说法,知识产权正如芯片设计高速公路上突兀而起的红灯,虽然分外刺眼,确又无法回避。
    
    后到者交学费似乎天经地义,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专利的拥有者想要获利,其前提必须是使用该专利的人有利可图。而且,考虑到芯片设计本身是一项风险很大的工作,专利者们的过分苛刻很可能会导致设计者们放弃尝试。
    
    ARM的经验值得参考。ARM是英国一家专门出售专利的跨国公司。由于其售卖的专利在芯片设计的过程中无法绕开,很多设计企业都要使用到它的专利,似乎它可以坐收渔利,不过ARM的做法有些独特,它认识到了专利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在芯片初始的设计阶段,它让各个设计者自由使用它的专利技术。一旦设计完成、投入生产,并且设计方案被证明是成功的,这时它适时地出现了。原来,它与芯片代工厂商签订了协议。由设计者们送来的产品中,如果没有ARM的授权证明,代工厂将拒绝为其生产。
    
    专利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远未结束。如何应对专利阻碍、顺利通关考验着芯片设计业者们的智慧。李国杰院士介绍说:“当别人做的芯片有更好的性能的时候,我们要不要买它,这是一个商业性的考虑。”买专利,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此外,合作组建专利池共享各方专利也是业内正在考虑的事情。
    
    芯片设计的英雄们已经雄赳赳地奔赴在通往芯片王国腹地的路上,不过,要想成为未来的新霸主,他们还需要将前路上的沟壑一个个填平才行。

(源自:互联网周刊)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