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制造电动汽车的比亚迪,最近一直经营困难,去年净利润下跌94%,至8140万元人民币(合1320万美元)。但在2008年,比亚迪正飞速扩张,以至被富士康视为一大威胁。当时比亚迪在手机部件市场上正与富士康展开直接竞争。自2003年起,富士康一直指控比亚迪窃取其知识产权。比亚迪则否认这一指控。
一个中国黑客表示:“当两家企业之间竞争如此激烈时,总能找到赚钱的机会。”他补充说,他们打算在获取富士康一些内部信息后,威胁将这些信息公开,或卖给比亚迪,从而敲诈富士康。这几个黑客将重点放在了富士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台铭(Terry Gou)的电子邮件上。
6个黑客攻破了富士康的电子邮件系统后发现了一些邮件,在这些邮件中,郭台铭游说一些中共高层领导人惩治比亚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传福。一名曾看过电子邮件的人士表示:“郭台铭抱怨说,政府部门(在有关比亚迪涉嫌窃取知识产权的调查过程中)只调查比亚迪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声称王传福才是幕后的策划者。”
其中还有一封邮件,写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台湾事务的最高主管贾庆林。到那个时候,这几个黑客才猛然意识到,他们发现的东西已不是自己应付得了的了。
一名与那6个黑客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在中国,这种与国家领导人有关的事最好别碰。”他补充说,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商和出口商,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大户,因此对中国的领导层有“巨大的影响力”,找郭台铭的麻烦可能会惹祸上身。他说:“他们放弃了从富士康讹诈钱财的计划。”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可以说是“郭台铭最恨的人”。那么恨又从何而起呢?
据中国企业家曾报道,时间回溯到2002年11月27日,这一天,身为比亚迪股份公司董事长的王传福正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大陆总部参观生产线,参观完后,双方更是宾主言欢,觥筹交错,畅想未来合作的美好前景。然而,让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欢乐的场景最终没有让双方达成预期的合作,反而成了之后双方持续多年仇怨的开头。
在此之后,王传福仅用了几年时间便迅速“克隆”出与自己近乎相同的手机代工产业链,并成为富士康最难缠之敌。更让郭台铭恼怒的是,从2003年起,富士康400多名员工跳槽比亚迪,大量机密文件被神秘摆在王传福案头。
2006年,富士康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一纸诉状,把比亚迪告上法庭,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索赔500万元。2007年7月,富士康又在香港对比亚迪提起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索赔650万元。同年10月,因被告主体变更,富士康集团撤回在香港的起诉,变更当事人后以相同案由重新起诉。而颇具趣味性的是,比亚迪也在2009年10月对富士康提出反诉。在一个个诉讼中,郭王两人积怨越来越深。
如果郭台铭恨王传福是恨之有因的话,那么他恨上巴菲特就是“恨屋及乌”了。在郭王两人硝烟四起之时,股神巴菲特突然插足,不仅购买了比亚迪10%的股份,更在当年全球瞩目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邀请比亚迪出席,在多达3.5万名股东面前,展示所生产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