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明节以及五一劳动节期间,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的重磅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车主们都沸腾了!不过,车主们对于堵车的担心也随之而来,其中省界收费站更是导致高速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事实上,这还只是高速公路全面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高速公路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高速公路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的新模式,促进高速公路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和品质服务,真正实现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一个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计算平台,无疑是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日前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21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上,华为云+AI的高光亮相,不仅彰显出华为针对智慧高速建设在产品技术积淀、行业经验积累和生态系统打造上的领先性,也描绘出华为云将普惠AI真正落地到智慧高速中的方法和路径。
平台技术做基础 将AI融入智慧高速
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公路,还是即将到来的智慧高速时代,其本质无外乎三点:1、确保行驶安全,防范事故发生;2、让车辆行驶更加顺畅,真正实现高速通达;3、为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在高速公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同样也是围绕以上三点开展,但就目前发展来看,智慧高速的建设仍处在初级形态。尤其在行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网络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高速公路数据价值的挖掘更是严重滞后。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数据的自由流动、个性化数据信息服务的达成都将无从谈起;未来车联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一系列远期目标的达成也将遥不可及。
针对智慧高速建设的问题,华为从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智能层四个层面出发,着力打造包括智慧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收费以及智慧运营等在内的“高速公路一张网”。
如果把“高速公路一张网”比作是一个包含终端、网络、云以及各种应用系统在内的有机生命体,那么,华为云所扮演的则是大脑和神经中枢的角色。华为云通过数据“监测-预警-处置-指挥-发布”的智慧管控,构建起“全息感知、一体监测、精准预警、调度指挥、全程服务”的、面向新一代高速公路的智慧管控体系,真正成为交通厅委、高速集团强大的云端大脑。
这些能力的打造,得益于华为云在EI智能体、视频云平台、HUAWEI CLOUD STACK、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等方面所拥有的领先技术。以车路协同为例,华为所打造的端到端C-V2X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包括全系列自研芯片,支持车载OBU,路侧智能摄像机、通信RSU单元和边云协同计算单元,中心级V2X-Server交通管理平台等,真正实现“车-网-路物理世界”与“端、管、云、虚拟世界”的融合。
此前,为了降低包括智能高速在内的各个行业AI应用贵、应用难的问题,华为云提出了“普惠AI”的理念。基于华为自研芯片,华为云实现了软硬件性能的一体化优化与协同,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充裕且经济的算力,大大降低了客户应用AI的成本高问题;与此同时,华为云通过一站式AI开发平台的打造,让开发者能够更便捷地开展AI应用的开发,降低了客户应用AI的门槛。
在笔者看来,智慧高速建设中,华为云一方面扮演着华为30年来在ICT领域技术和产品能力的输出者角色,为智慧高速提供最基础的算力、算法和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另一方面,华为云则针对交通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出符合行业个性化需求的交通智能体,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
行业智慧做支撑 构建新时代的“车同轨”
两千多年前,秦统一六国之时,由于各国的马车大小不一、车道也有宽有窄,不同规格的车辆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很不方便,为此,秦王朝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车同轨”。
及至高速公路时代,高速路的建设标准、车辆行驶速度、休息区、收费站等的设定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智慧高速时代,车路协同、路网感知等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同样也将成为高速公路的标配,成为新时代的“车同轨”。
去年年底,全国首例实际高速公路场景的车路协同测试在延崇高速上完成,这同样也是延崇高速智慧高速迈进的一次里程碑。作为华为、首发集团和奥迪中国三方合作的产物,华为在这次测试中主要负责提供摄像头、雷达等路侧感知终端和包含路侧单元RSU、路侧计算设备RSS、V2X Server的C-V2X解决方案。
据了解,华为的C-V2X解决方案可以让车辆实现非视距路侧感知,实现人、车、路之间多种应用场景的协同,从而提高行驶安全和效率,并为车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比如,当车辆在延崇高速上以最高设计时速80km/h行驶时,前方百米以外某条车道突发事故或者紧急刹车,后车驾驶员通过C-V2X可以在100毫秒内收到危险预警,从而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目前,整个C-V2X车路协同标准正在逐步制定和完善中,未来有望成为高速公路等道路设施的标配。
无独有偶,浙江高速在智慧高速建设过程中,率先在国内发布了智慧交通专有云平台,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决策速度。得益于华为云的帮助,浙江高速通过智慧交通专有云平台的建设,打破了各业务系统烟囱部署壁垒,实现了云+大数据管理和服务业务的统一部署,以及对政府、交警、路政、车主等的协同管理。
此外,华为云还与北京市交管局合作,在上地片区打造交通智能体,使上地三街车流主方向(东西方向)平均延误下降15.2%,平均车速提升15%,支路的平均延误时间降低了10~20%。
事实上,在过去20年间,华为智慧交通已经服务全球22万公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60多条城市轨道、20多个港口、50多家航空客户和15家以上客流量超3000万的机场。华为多年来服务交通行业客户的经验和能力积累,与华为云在AI等新技术应用上的布局相结合,这样的组合无疑将让华为云成为智慧高速建设“新标准”的制定者。
生态系统做保障 全面激发智慧高速生态活力
众所周知,智慧高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完成大范围的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处理,还牵扯到组织和管控优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等。为了全面满足智慧高速的建设需求,华为云的定位是坚持做好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为生态伙伴和智慧高速客户提供一个坚实的“底座”,让伙伴和客户可以在这一底座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个性化应用。
就在不久前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上,华为联合多家生态伙伴,发布了华为云公路解决方案并启动了1+N公路生态合作联盟,此举不仅是华为致力于联合生态伙伴加速公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华为云3.0生态在公路交通领域深入落地的标志。
其中,华为云公路解决方案作为交通智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融合了华为全栈混合云、大数据、视频云、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实现路、车、人、物等交通要素的系统分析和可视化管理,并实现全云共享、全网分布式智能。
而1+N公路生态合作伙伴联盟的打造,则让生态伙伴可以基于华为云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协同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开发出更多满足公路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公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与此次同时,这也是华为云生态伙伴计划3.0在公路交通行业的具体体现。据了解,为了支持不同行业生态伙伴的成长、扩大生态伙伴的权益,华为云生态伙伴计划3.0覆盖了云市场、严选市场、华为云学院、华为营销体系四大支持平台,而这些支持平台同样也将在智慧高速建设中全面落地。
作为1+N公路生态合作伙伴联盟的首批成员,weatbook象谱基于华为云打造的“路小六”公路智慧决策平台,集交通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基于视频的AI公路巡查系统、桥梁动态监测系统、边坡动态监测系统、公路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公路凝冰处置系统于一身;而上海电科智能依托华为云打造的大数据应用、物联感知、收费稽查和融合指挥调度等,则真正让智慧高速“可知、可测、可控、可服务”。
未来,华为云希望依托1+N生态合作伙伴联盟,与更多的生态伙伴形成合力,更快更好更稳地服务公路行业,共同实现路网出行服务和智能车路协同管控等的数字化、智能化,推动高速公路真正走上了智慧之路。
结束语:“选择是你的权利,可靠是我的承诺”——选择华为更可靠!作为华为云的鲜明态度和品牌主张,这句朴实的话既彰显了华为云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可靠的云服务;也是华为云面向客户和伙伴的宣言: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华为云将与伙伴一起智能进化,共同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使能者,当然也包括智慧高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