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和Mini LED可谓是近期炒的比较火热的两个概念业内人士认为,在一些技术层面这两大新技术甚至优于OLED,许多企业纷纷部署相关产业。但由于Micro LED存在较高的门槛以及技术障碍,因此各大厂商转而把Mini LED视为Micro LED的“前哨站”。
Mini LED备战打响
相比MicroLED,MiniLED技术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量产,且可以大量开发液晶显示背光源市场,产品经济性佳。若采用MiniLED背光设计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约只有OLED电视面板6~8成,但亮度、画质都与OLED相近,省电的同时又拥有更高的效能,也正是因为这些独有的产品优势,Mini LED一跃成为目前市场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深受芯片厂、封装厂、下游应用厂商的广泛青睐。
2019开年不久,Mini LED备战就已打响,各大LED屏企纷纷宣布自家进展:三安光电、国星光电已实现Mini LED量产,洲明科技展出4K Mini-LED0.9, 达科推出其首款Mini-LED显示器,聚积Mini LED驱动产品目前也已进入出货阶段……厂商摩拳擦掌,虎视眈眈。
技术、成本仍待解决 商业化仍重道远
虽说具备诸多优势,但不可否认,Mini LED当下与大规模量产还有一些距离,面临磊晶与芯片、巨量转移、全彩化、电源驱动等4大技术和生产的瓶颈,而以三星和海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能成功研发,是源于大资金投入与顶级技术支持,因此Mini LED要想真正实现普遍商用仍重道远。
另一方面,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生产,就需要从产品上进行汇报,所以Micro/Mini LED价格相较市场的OLED要高得多。“Mini LED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技术而是在成本”,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研究协理储于超认为。尽管这类产品规格已接近现有高阶产品等级,所使用的芯片数量却都要到1万颗以上,成本问题将会是Mini LED能否提前量产的一大关键。
应用前景看好,有望拉动需求
尽管LED显示屏产业垄罩在供过于求压力之下,但Mini LED应用前景相对看好,有望带动需求增温。
Mini LED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上,搭配直下式区域背光技术,可以增添液晶显示器的对比与亮度,加上采用多区域的背光独立控制,将有助于提高对比度度,带给玩家更好的视觉体验。若未来Mini LED的成本以及巨量转移的工艺能够获得突破性发展,Mini LED背光技术有望广泛应用至各种显示器当中,TrendForce预估,Mini LED显示应用预计在2019年将商品化,在背光领域深耕许久,或是有面板资源背景的厂商将会率先反映Mini LED背光商机。
结语:总而言之,新技术的每一次超越与落实,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彩电高端化、大屏化趋势的发展新常态下,LED厂商更应该积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基于自身市场定位和目标,以适当的战略来迎接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