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Kancart的上海办公室,二十几个清一色的“技术男”正对着电脑切换各种不同的页面。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每年服务的电商客户可以产生几亿元的订单交易量。更意外的是,这些订单全部都发生在海外。
打开Kancart的网页,一眼望去,他们的客户名单上,几乎都是有着英文名字的电商品牌。“我们的商户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南美洲和亚太地区,而我们面向的消费者则是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周翔,上海信行软件Kancart移动电商平台创始人兼CEO作出如上表述。
“中国制造”+“海外支付”
和国内动辄几百人的移动电商服务公司相比,Kancart的员工数只是同类公司的十分之一,而其中百分之八十还都是技术开发人员。将原本服务于单一定制客户的运营团队模式,转变为提供整套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团队模式,这一立足于技术的定位,也使Kancart建立起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从创业之初我们就定位自己做2B的生意,2B的模式不像2C那么受到地域限制,因为2C的业务要牵涉到运营、市场等等一系列问题。”周翔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们卖技术不卖运营,人也就自然不需要这么多,业务自然就能做得更远。”
谈及为何会把公司主战场搬到海外市场,周翔的回答颇有些无奈。
“在国内做电商服务,绕不开的是淘宝、天猫这座大山,再加上国内的电商生存环境远不如国外的宽松,物流配送服务质量也不是非常完善,许多问题摆在眼前,让我们不得不考虑走出去做的想法。”
从2011年创业至今,Kancart拥有国内外十几家大型电商客户,一千多家中小商户。在这些商户名单中,可以看出两类客户占据主导地位:立足于中国制造的大型出口电商平台,以及国外本土市场大型零售品牌。
聚集国内大多数外贸中小商家、年交易额超过几十亿元的敦煌网(DHgate),整合供应链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兰亭集势(linghtinthebox),集成中国制造产品信息的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这些都是Kancart早期积累的重要客户。
“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走出市场。”周翔认为,背靠无数“Made in China”的产品出口,借着几大中国对外出口网站的规模和影响力,是Kancart能够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作为PayPal在中国最早的全球移动合作伙伴,在帮助PayPal打开中国市场建立全球移动支付网络的同时,Kancart也在拓展自己的全球商户销售资源。
作为巴西本土的“国美苏宁”,Pontofrio和Polishop这两家公司将自己的手机移动客户端完全交给Kancart,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它拥有PayPal的支持。
“和PayPal合作能够为我们进行客户输送,同时还会有一定的支付补贴,最重要的是,许多商户通过在PayPal上搜索可以找到我们,相信PayPal的同时也会增加对我们的信任。”既然选择海外市场,PayPal无疑为周翔扫除了许多看不见的障碍。
针对海外市场调整产品细节
一家中国本土企业要在海外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势必要做出许多适应于当地市场的产品调整。
以服务于国内几大外贸电商的移动端产品为例,Kancart软件中增加了移动客户服务功能,商户只要使用这个功能,便能在手机上实时回答消费者的各种问题,同时处理订单。
“增加这个功能是因为我们发现,每逢中国节假日,中国员工休息但老外不休息还在做生意,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一到长假外贸订单交易额就急剧下降,长假越长,下降得越厉害。”于是,周翔建议在软件中设计即时客服功能,让电商客服拿着手机在节假日也能随时处理订单。
“移动真正的魅力是线下和线上相结合”,这是周翔经常说的一句话,国外的零售环境更为成熟,线下资源体系也更加发达,这为他实现O2O的各种设想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在为像Pontofrio、Polishop这样,拥有包括网站、电视导购、线下门店、电话订购等多重购物渠道的品牌服务时,Kancart尝试将线上和线下联合一体化。
“看到电视上在播放的产品,用手机拍一下就能找到具体信息,通过库存数据就能导航到最近的实体店体验,扫描实体店的标牌二维码就能立刻下单购买……”周翔坐在上海的办公室,演示着这套为巴西客户设计的软件。“国内其实也能做,只是国外的线下条件相对更为成熟。”
在可预见的未来,周翔认为自己的主战场依然会在海外。他相信,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海外证明成功的时候,再回到国内,或许会是不一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