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虽然,在2011年里我国几乎50%的光伏组件出口至美国。但是就光伏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硬件逆变器而言,中国企业在美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在竞争激烈的光伏行业里,开拓海外市场必须要加大对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断加强后期服务及品牌建设工作,逐步树立起崭新的国际知名品牌形象。
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每一个与电网联接的光伏系统都需要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据悉,美国与欧洲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几乎被天合光能、尚德电力以及英利绿色能源之类中国电池板制造商所雄霸。然而,就光伏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硬件逆变器而言,中国企业在美市场份额几乎为零(这一分析结果排除Satcon与Advanced Energy在中国生产的逆变器)。目前,逆变器市场被德国企业SMA以及其他欧洲美国企业(比如Fronius,、Advanced Energy、Kaco与Satcon)所主导。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光伏产品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国光伏企业要想进入这样严格的市场就必须得先通过产品本身以及并网法规等各项标准的检测、认证。另外,2011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双反”事件导致太阳能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发生调整,这对于一个初期需要政策扶持的行业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逆变器企业也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产品价格降低导致毛利率的下降等。
缺乏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这对于光伏逆变器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光伏逆变器成本仅占光伏系统总成本的7%,因此一个更为便宜的逆变器并不会对光伏系统价格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客户并不倾向选择价格较低中国企业生产的逆变器。另外,由于逆变器通常是整个光伏系统出故障的最大起因,因此开发商与第三方工程师都倾向于更高质量的逆变器。
由于海外市场形式的变化,我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才能有望展开新一轮的攻势,打开广阔的海外市场。
以上资料由www.cecb2b.com元器件交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远晓)
热门IC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