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仿冒元器件泛滥 厂商明智辨认

  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的最新报告指出,随着半导体产业加速成长,仿冒元件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常见的问题;据该机构统计,在2011年,全球查获仿冒半导体元件案件数量达到创新高纪录的1,363件,预期该数字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加。IHS iSuppli表示,通常电子产业供应链的仿冒元件数量消长,都是与整体半导体产业年度业绩表现一致。

  “半导体产业已经浮现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的传统迹象,包括供应吃紧、多数元件价格上扬,以及产品交货期延长等等;”IHS iSuppli半导体产业分析师Rick Pierson表示:“这为仿冒元件供应商带来大好机会,他们正摩拳擦掌要用假货来填补供应链缺口。”

  另外,政府监管的缺失,也是仿冒电子元器件越来越泛滥的另一重要原因。

  为此,电子行业供应链在试图消除仿冒器件带来的恶劣影响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IHS 协办的2012 ERAI Executive Conference上,信息提供商、标准制定组织、国防合同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等与会代表讨论了日益高涨的仿冒器件潮及其所带来的挑战。同时,多数的讨论焦点在于美国的新国防法案中关于仿冒元器件的规则对军事/航空航天产业的影响,以及仿冒元器件在更广泛的商业电子市场上的影响。

  IHS供应链高级总监Bob Braasch表示,大部分仿冒元器件的问题根源于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Braasch说:“人们是不会保留旧的电子设备的。3年前的手机已过时,消费者会选择升级到最新款。而且,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技术也在逐步进步,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最新的科技。而过时的电子产品则变成了电子垃圾。”

  Braasch还指出,美国产生的58%的电子垃圾会被运往发展中国家。而通常,半导体元器件等电子垃圾则会被挑出来并加工成仿冒伪劣产品再次进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

  由于仿冒器件的数量不断壮大,针对仿冒器件的政府法则也变得更加严格。新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案(NDAA)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针对仿冒元器件做出严格的规定,若触犯将面对极为严厉的刑事处罚。不过,虽然仿冒元器件已侵入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所有的电子产品市场,但NDAA的重心仍只放在国防上。

  仿冒电子元件的肆无忌惮,业界大多将责任归咎于元器件代理商。目前,很多公司对于如何购买和从何购买元器件都开始怀有恐惧心,而无法做出明智的、深思熟虑的决定了。因为新的防伪法,许多公司声称“我们再也不信代理商和独立分销商了”。

  但是,合格代理商和独立分销商是供应链里非常必要的一环。不能因为无良商家而把他们拒之门外实在是整个产业的损失。

  其实,不如参考下独立分销商们历年来所采取的方法。IDEA和ERAI等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组织及成员公司都已经对这一风险敲响警钟。除此之外,他们还鼓励会员公司建立自查或者协助建立标准,以防止这些不合格的组件进入客户的供应链。

  明智的厂商也会采用正确的法子来对抗仿冒组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1. 从IDEA或是ERAI成员中选择合适的独立分销商。

  2. 实施可有效保证“采购纪律”的方案。

  3. 建立一个内部系统,以确保按章则办事。

  4. 对于备选独立分销商进行定期审核(包括文件和生产线)。

  5. 基于客户采购需求对备选独立分销商进行适当的培训。

  6. 要求酌情增加筛选、测试以及相关文件。

  7. 使用备选独立分销商对滞销物料进行资产重置和合理安排以减少电子废物的产生。

  8. 剔除无法再保证质量的供应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