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要坚定支持自主平板显示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现在的刚性显示产品和挠性显示产品,还是未来可在空间进行的全息显示技术,都将逐渐取代传统纸张,成为承载信息的主要渠道。
逐渐实现的"所见即所得",甚至"所见超越所得"的新型显示技术,不但带来信息传输和承载上的技术革命,而且也将极大方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其经济和社会意义深远。
效益、人才、研发和标准化是制约因素
制约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问题是效益。因为平板产业是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更新的产业,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平板显示行业的第一市场大国,但因为上游材料、部件和装备不能自给,配套产业的不足和高端人才的匮乏,使得自主平板企业可以掌握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是人才问题,这也是整个制造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原因是当今的价值观和社会导向。在地位、收入和潮流等影响下,不少职业人群不愿意从事艰苦的技术开发和制造业工作,向金融、贸易、市场、销售等非技术职业转移的专业人员比率也非常高。这种意识和文化导向,加上目前电子和信息技术更迭速度快、工作压力大,使得包括平板显示在内的制造业缺乏稳定、专一的人才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我们应用开发和科研创新的人才短板,这是一个关键要因。
在科研能力和产业能力上,平板产业的自主科研与开发能力不足,难以保持行业的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研和工业水平的高度又不够。包括平板产业在内,各产业几乎面临同样的窘境:做出了整机,但器件是别人的;做出了器件,但材料是别人的;好不容易做出了芯片,但里面的系统软件是别人的。如果科研仅仅以论文数量为评判目标,产业配套总是各自为战,单靠平板显示一个产业奋力搏杀,难有本质的突破。
在标准化上,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包括关键与核心技术标准的制定能力、应用能力、检测能力、标准互换和国际化能力等标准化能力也需要加强。由于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采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策略,形成各种专利地图和雷区阻碍新兴产业力量进入。同时,也使用标准和检测手段对我国平板显示产品的进入形成第二、三道封锁。
政策支持、产业联盟是有效措施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如何突破,特别强调政府部门要坚定支持自主平板显示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尽管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企业容易遭受亏损,往往是这些自主厂商的出现打破了海外产品的垄断,带来整个行业产品价格下调,使整机和最终的消费者得到实惠。对于这些企业,不能简单的以是否亏损来衡量好坏,因为这样的创新总比很多地方政府花巨资搞什么面子工程而更有前瞻的技术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对于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的自主发展道路应给予积极和始终如一的支持。
另一个方面,应当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根据平板显示产业特点,对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科研创新等给予资金直补或者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扶持;并通过减免所得税、减免消费税、抵扣部分增值税、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鼓励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发展。通过降低企业在税收、行政管理、经营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拓宽利润空间,为企业持续发展或自主创新营造宽松、有余的资本环境。
此外,采取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的方式,把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有效地组织起来,改变过去松散和彼此恶性竞争的状况,以标准制定或共建专利池的方式,使各家利益进行有效的捆绑,在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支持,将标准体系,专利体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测与评价平台一致、完整地建立起来。
在科研创新建设上,应由国家做好统筹和支撑,做好基础研究、中试研究和应用研究三者的衔接;以国家力量承担基础和中试开发;以企业和用户承担应用开发,系统全面地推动平板显示核心技术的突破。
在应用领域方面,应结合城镇化、物联网、泛在网、车联网、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以及3G显示等新兴技术广泛普及的趋势,继续利用家电下乡或相关信息化建设政策,推广自主显示产品的应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