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igiTimes,RFID市场调研机构ABI公司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RFID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五年将稳步增长。ABI公司市场主任MichaelLiard表示:“我们预期2014年RFID市场总体会超过82.5亿美元,用于汽车immobilization(汽车防盗等)约74.6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年复合增长率为14%,而2010年RFID市场也将达到44.7亿美元。”
2011年4月19日,在第三届中国物联网RFID发展年会上,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主持会议并发布了《国家金卡工程2010年度报告》、《中国物联网RFID2010年度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重要应用基础,来自于国家金卡工程的推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的探索,国家金卡工程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用于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管理,以及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方面,开展了成功试点和规模应用。特别是电信智能卡整合了电子钱包功能推出的移动支付应用,以及手机做为RFID的读写器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与贵重物品的识别防伪等,以及遍布30个试点城市的“一卡通”工程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工程,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金卡工程启动的物联网RFID行业应用试点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生猪、肉牛的饲养及食品加工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的管理;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矿工的安全监护;工业生产的托盘管理;药品及烟酒的动态可追溯监管;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等、远洋运输集装箱等;工业钢瓶等危险品的跟踪管理,军用物资供给、军械及电子伤票动态管理,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的大型会务综合管理等;在城市交通、公路、水运等交通管理以及涉车涉驾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等RFID应用初见成效,我国RFID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位。
研究显示:2010年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开始真正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这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也为中国RFID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在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中国RFID产业进入了成长期的第一年,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达到121.5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42.8%,首次突破百亿规模。预计2011年中国RFID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亿元。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已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它拥有覆盖多频率的众多解决方案,能够轻松地促进不同事物之间的通信、交换数据,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物联网的普及与应用。
RFID技术的特性决定了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环境要求,客户产品定制设计具备独特性和专有性。硬件必須具有更高的即插即用性(Plug-and-play),以便減少使各项应用最佳化所需的工作量。随着市场上RFID、ZigBee和M2M设备的不断涌现,物联网行业正在逐步克服这一问题。IT架构必须优化构建,以管理大量的EPC代码和信息,并将相应的数据转化整合成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