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前景最为广阔。相对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锂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理想化学能源,具有体积小、电容量大、电压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扩大的电动汽车领域将给锂离子电池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将从政策层面对我国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动。
锂电池将呈现爆发增长
锂离子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锂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近十几年来发展迅猛,在小型二次电池市场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化学电源应用领域中最具竞争力的电池。
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随着21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化学电源随之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理想也是技术最高的可充电化学电池,目前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子产品等方面,未来将运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航天航空、军事移动通信工具和设备等领域,其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并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锂汽车电池迎来增长期
对我国而言,汽车污染日益严重,尾气、噪音等对环境的破坏到了必须加以控制和治理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正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因为能源的有限性,化石燃料都是有限的能源;其二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各国政府的排放要求日益提高。尽管目前混合动力汽车还受到高成本的制约,但从长远看,混合动力车的购买者会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全球主要国家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就我国来说,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近日,由工信部组织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已经初步完成,目前已经进入了向相关部委征求意见的阶段,国务院审核通过后,《规划》就将在国内实施。
在传统内燃机汽车方面,我国落后于国外20年。特别是轿车发动机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中国在内燃机汽车赶上发达国家的机会很小。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只有四五年的差距。中国有成本和市场的优势,有潜力和可能在世界上形成领导地位。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的超赶路径,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遇。借助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技术革命,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作大作强自主品牌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将由易及难、分两步走:一、2011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二、2016年至2020年,将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普及混合动力汽车。
锂电池材料中电池薄膜和六氟磷酸锂电解质技术门槛最高。锂电池材料中碳酸锂是锂电上游关键材料,“技术+资源”壁垒构建寡头垄断格局;锂电池正极材料:竞争激烈,技术领先为关键;锂电池电解液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六氟磷酸锂电解质为最大看点;锂电池薄膜技术难于上青天,目前基本依赖进口。
锂电池材料行业选股策略。锂电池材料行业相关个股较多,我们认为公司经营能力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有一定规模效应,未来有产能扩张或产业链延伸能力相关公司将超越行业发展,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看好佛山照明(000541)、多氟多(002407)、佛塑股份(000973)等个股投资机会。
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电容量大、安全性佳、体积轻巧、耐高温及循环寿命长等优异性能, 逐步成为二次电池市场的主力。根据专业人士介绍,中国在锂电池的材料生产领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锂电池的组成包括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和隔膜,其中正极材料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张锦锡博士表示, 目前中国正极材料生产厂家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价格低廉、质量合格,但是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在高端产品上,中国和国外还有差距。而锂电池电解液、负极材料 和隔膜材料使用的都是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