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国内LED灯具需要创新结构模式

    LED照明未来发展较快的新兴行业,到2015年只要有20%的通用照明使用LED,将达到5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并带动百万人就业“,不知多少人和企业家看到这条消息时,心里盘算着:5000亿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就是50亿。哪怕不要百分之一,只要有千分之一就是5个亿,20%的利润每年赚一个亿没问题。千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没问题的,就是按平均分摊,有一千个企业,也有千分之一的市场啊!前景太诱人了!不要多想了,赶快干LED照明吧!于是,市场上,懂LED的,不懂LED的,做鞋的,做衣服的,做建筑的,做油漆的,做五金塑料的。一下子,各行各业的都开始高调进军LED照明这一行业,并且都打出了什么”中国LED最大的生产企业“,”中国LED照明领跑者“,”LED照明专家“…的称号。好像只要干上LED的,就是”才高八斗“的高科技专家,就成了腰缠数十亿资产的富豪,企业就是年产几十亿的大企业。

    然而,目前国内LED行业的真正现状又如何呢?就拿LED路灯行业来说,大多数企业亏损,而少数不亏损的企业一般都是由于传统业务的支撑。但尽管亏损,这些企业老总却仍然”痛苦并快乐着“.痛苦的原因是,虽然干上了高科技的LED,但没拿到几张像样的订单。就是拿到了几张订单,灯也装到路上了,但由于自己生产的LED灯具的光衰严重,灯越点越暗,心中越来越怕,不知哪一天,灯光衰严重到不亮了,如何向政府和百姓交代?目前,凭他们公司的技术又无法解决LED灯具上的光衰、散热、配光等难题。虽然这些是不能对外人讲的,但他们仍然理直气壮的吹嘘着”××品牌,照亮世界“,所以心里矛盾着痛苦着。尽管痛苦,但想到中国有一块几千个亿市场的巨大馅饼可以吃到,并且,企业如果包装忽悠得好的话,还可以上市捞一把股民的钱。再考虑到中国政府对未来LED照明的前景从来都没有犹豫过,而且还将出台一系列支持LED照明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想到这,这些企业家心里就又美滋滋的。反正中国政府的钱好忽悠,干脆就打肿脸充胖子,继续忽悠,赌下去吧!这就是中国LED灯具照明行业的现状--痛苦的忍着,快乐的幻想着。但却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这个痛苦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去消除和减轻这个痛苦?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在支持LED照明示范上,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政府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几十亿人民币已经扔进去了。但实际成效如何?不少LED路灯运行几个月就因严重光衰而不得不被撤下,有的灯虽然仍在亮着,但已经渐渐暗淡,为了面子,却仍然死撑着!据说国内某知名企业的路灯,派上了上百人的队伍在全国各地”救火“维修。人们不禁要问:所有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呢?细细一想,可恨可恶的是:中国成为了一些所谓先进发达国家LED照明的试验场!而众多LED路灯生产企业虽然成了受害者,但还被蒙在鼓里。他们竟然还自鸣得意的宣扬:”我们已经拿下了近2000公里的LED路灯示范工程啦!“这些企业成了某些外国公司大赚中国政府、也是赚纳税人的钱的工具。因为某个企业宣传:”我们用的是进口×国××公司的着名品牌的LED光源,其价格每瓦就高达近三十元人民币。这样算来,我们一只一百瓦的LED灯具售价六七千人民币并不算高啊!“

    1月1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与RockbnlerCompaniesbn公司联合宣布,对中国产LED灯具实施自愿性召回。召回量约2200套,召回原因为该灯具内部电源线存在缺陷,易导致电池盒过热和爆炸,有引发火灾或灼伤使用者的危险。

    其实,早在中国制造的LED照明产品在海外出现信任危机之前,国内路灯行业在去年底就爆发了LED路灯质量的信任危机。

    “虽然国内已有上千家LED路灯产品,但未能有效攻克散热、配光、电子驱动、眩光等技术瓶颈。”南京市路灯管理处总工程师刘磊实在一次LED照明论坛上毫不客气地指出,南京从2008年8月就开始在河西万科光明城市边的泰山路上安装了6家厂商不同的LED灯作试验,结果不仅各家的灯表现差异很大,而且同一家的灯不同时期也表现不同。”刘磊实指出,目前LED路灯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生产,路灯所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维护。

    我们的政府按每只灯六千元付费,几年下来,2000公里的路灯,就需付出十多个亿,而×外国公司也就轻松地拿走了50%.稍有一点半导体知识的人都知道,LED晶片制造成本极其低廉,外国先进技术制造的话,其成本更加低廉。

 

    

    使用外国人的这种LED光源模式思路做起来的LED灯具,其结局可想而知。外国人想呀:反正你中国政府现在有的是钱,花点冤枉钱也无所谓,中国的企业不是舍不得花钱研发吗?那你就拿钱买教训吧!等中国人最终明白过来的时候,大量外汇已经被外国人赚走了。而我们政府官员和某些专家学者,甚至更多的企业家,还在洋洋自称:我们的LED灯具用的都是进口光源啊!可以说,整个行业都被外国人忽悠了!因为外国人一开始卖给中国人的一个封装好的LED光源,单就这一点而言,整个行业就要走弯路。因为无论你是什么生产厂,也无论你技术有多高,你只要采用这种LED的光源做灯具,你就必须依据这个光源的特点去设计LED灯具。于是,中国诞生了用几十颗甚至上百颗相同结构的LED光源组成的LED照明灯具。

    这些灯具的结构基本相同,就是LED光源由LED晶体封装在一个热沉上,发光面由树脂透镜封装保护并做好发光角度,几十、上百颗这样的光源被安装到一个印刷线路铝基板上,铝基板又被安装到一个整体的散热器灯壳上。为了做好配光,在LED光源上又加了一个用PC或PMMA材料制作的透镜,俗称”花生米透镜“.然后为了防水防尘,又不得不再加上一块玻璃灯罩做好密封。或者不用”花生米透镜“配光,就用一块镀膜反射罩,在罩上开成一个个LED光源腔,用于反射配光。然后再装上驱动电源,接线通电后,LED灯亮了,大家都很开心。”高科技的“LED灯具就这样开发成功了!可是灯点亮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问题了。内部结温太高,光衰太大,点不到几个月就光衰百分之几十。于是各个厂家又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想办法,怎样才能减少LED光源到LED热沉、到安装印刷铝基板、到散热器之间的热阻。

    于是,别无他法,只有用低热阻的导热胶填充。可是,低热阻的导热胶在哪里呢?只有外国人有。因此,众厂家就不惜一切地代价去购买,哪怕是几十元一克的高价也要去买啊!谁料到,这样又被外国人狠狠地赚了一把!花了冤枉钱后,灯具的热阻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光衰仍然严重啊!这时外国人又说了,你们中国人做透镜的PC、PMMA材料的材质太差了,容易老化光衰,而只有用我们外国的材料才行。于是,众厂家又大量进口国外的PC、PMMA材料,以为这样就能减少光衰。殊不知,无论进口的胶,还是进口的PC料,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LED的散热和光衰问题,只是被外国人忽悠了钱财罢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用这种外国人设计好的光源模式做LED灯具的,没有一家真正解决好大功率LED灯具的散热和光衰问题。这就是中国LED照明行业目前的可悲之处。

    为什么会钻进这个怪圈呢LED?美国宇航局一名资深科学家一语道破天机:目前LED光源的封装模式是LED早期用于指示和显示灯时的封装模式,即使是W级的封装模式也只是一种改进而已,根本不符合百瓦级功率光源照明封装模式要求的低热阻和高出光低光衰的要求!难怪中国大多数企业做的LED照明灯具均无法突破散热和光衰难题。因为这个照明灯具选用的光源模式是用于做显示和指示灯的模式!想想真可笑!这么多聪明的中国人竟然被忽悠了很多年!然而到目前为止,能够醒悟过来的中国LED灯具企业又有几家?甚至有些少数专家至今还在不切实际的大喊大叫:分立式光源制作的LED灯具散热是最分散,是最好的散热结构模式。

 
     想想真可叹!这些专家、教授是民族的精英,本该走在科技最前沿,但他们却也被外国人忽悠了。他们不去思考、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LED灯具技术,却跟着帮着外国人来忽悠中国自己人!当然,这只是少数人,也没什么担心的!就当是学术争论吧!让他们争去。可喜的是,LED照明行业发展到今天,我们许多政府官员、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有些地区停止了这种用于指示和显示用的LED光源模式制作出的路灯示范工程。开始了真正的照明行业产品发展方向和模式的思考:LED照明没有错,LED发展前景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产品结构模式上。因为这种外国光源模式的灯具产品结构模式使LED灯具散热散不掉,光效上不来,光衰很严重。其实改正的方法并不难:就是改变目前这种LED光源封装模式和灯具结构模式。采用我们自主创新发明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符合大功率照明需要的低热阻低光衰LED光源和LED灯具的结构模式就可以了。

  “LED照明时代即将来临。”三安光电(总经理林科闯表示,公司正准备推出三安品牌的LED照明产品,并积极在与渠道商沟通;同时,公司还准备以OEM方式开拓海 外LED照明市场,希望尽快通过美国能源之星的相关认证,取得海外市场通行证。林科闯焦急的原因是因为欧盟于9月1日起已实行第二阶段传统电灯泡逐步淘汰 措施,禁止75瓦白炽灯泡在欧盟销售。而今年上半年日本的LED球形灯泡销量占灯泡总销量比重一下子上升到50%,这给整个LED业界和投资者很大的想象 空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