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国内市场是光伏产业的出路

    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代表,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而中国也已经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但在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中,竟有九成以上是用于出口,光伏产品在国内迟迟不能打开市场,产业一直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

     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

  江苏省作为国内光伏产业的“龙头老大”,占据国内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如何摆脱“为别人做嫁衣”的尴尬?怎样扩大光伏产品应用的内需?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企业家和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光伏产业外销迅猛

  近九成供应欧美市场

  据了解,江苏是内陆新能源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成为金融危机后率先复苏的产业。而江苏省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产品出口,以出口年均增长150%的速度成为国际光伏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

  江苏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介绍说,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2009年,我国的产量是4.1GWp,排名世界第一,其中江苏省晶硅电池产量就达到2.3GWp。而在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前15位的电池制造商中,中国占了9家,江苏企业就有5家。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有300余家企业生产太阳能应用相关产品,其中8家企业成功在境外上市,近20家企业年产值过10亿元。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称,江苏估计占据了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的七成份额。

  尽管已跻身国际光伏产业基地,已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但是江苏光伏产业依然头顶“制造”二字,产业的发展没能成为江苏绿色发展的能源推动力。

  在展览会现场,记者发现多数企业的光伏电站项目都在国外。瞿晓铧介绍,建成的光伏电站项目多在德国、西班牙等国,他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建的光伏组件厂将于明年一季度全线投产,届时产能将达300兆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光伏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美地区最大的光伏组件厂。

  可以说,各国政府针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既有利好也有利空。然而我国多晶硅产业存在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耗能较高、污染较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许多企业纷纷进口国外的设备,却不能获得国外先进的核心技术,国外设备本土化能力不强,造成产能大、但开车不成功的现象突出,产能和产量差距悬殊。此外,我国多晶硅产品多数为低端粗加工产品,电子级产品极少,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国内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参与者应当积极关注中国能源规划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计划,还要时刻了解国外主要光伏组件进口国的市场变化。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