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最低厚度为6mm.
尾部厚度为18mm.
笔记本的前端中间位置有个通电指示灯.
A面中间的Dell Logo.
笔记本的D面为碳纤维材质,选用这种材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极致的轻量化和耐用,我们都知道铝合金虽然质感好,但因为金属特性本身很软的原因,薄了虽然轻了但很容易与尖锐物质碰触后发生变形或表面损伤,厚了耐用度提高但轻量化就会无从下手,碳纤维的出现解决了铝合金材质的缺陷,质感上也能给予大家十足的科技感.
D面中间的金属铭牌.
金属铭牌可以打开,里面是序列号等产品信息.
上下两条橡胶脚垫让人用起来很放心.注意这里有一排散热孔.
近距离观察一下碳纤维材质表面的纹理.
笔记本左侧分别是电源,USB 3.0和耳机接口.
右侧分别是Mini-DP,USB 3.0以及电池电量显示按键,只需按一下就能通过5盏LED灯的提示了解电池的剩余容量,对于那些不可替换电池的笔记本来说这个功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产品解析-B/C面
笔记本屏幕打开的最大角度示范.
笔记本B面一览.这块屏幕应该具备触摸的功能,所以表面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第三代玻璃.
边框可以清楚看到铝合金的外框.
屏幕的边框宽度让人十分精细,笔记本总尺寸就是靠这些细节争取来的.
屏幕下方的Dell Logo.
转轴一览.
D面一览.C面依然是金属外框+类肌肤的表面处理.
金属边框,坚固程度不在话下.Power开关键独立在键盘区域外面.
浮岛式巧克力键盘,手感只能说很一般.
键盘支持LED背光.
键盘灯效.
其它有灯效的还有电源适配器电线接口及机器前端的通电指示灯.
触摸板区域很大.
左侧的产品卖点贴纸,用户可以自行撕去.
右侧黑色的Intel Logo还算有点逼格...
转轴处有散热口.
后续拆解会看到这里是CPU散热的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