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开发、应用多种多样的工业机器人,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自2013年起我国连续六年问鼎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为把握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编制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详细论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思路、发展原则、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为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了权威、明确的发展指引。
中发智造认为,不论是各地方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园区,还是各行业下朝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的智造企业,抑或是投身工业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应用的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企业,都应熟悉国家层面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方针,如此才能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同时,获得国家策的扶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状与目标
《规划》梳理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机器人推广应用难,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产业竞争力缺乏;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亟待健全。
中发智造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市场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弱势环节与不足之处,某种角度讲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空间,这些短板下不仅蕴藏着无限的市场价值,同时也是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领域。对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各行业下的生产制造企业及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而言,积极投身这些领域,不仅可以抢占宝贵的市场先机,还可以申请必要的奖补、扶持及优惠政策。
针对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的具体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完成30个以上典型领域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中发智造特别提醒,近期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扶持项目。中发智造分析,自主品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地方机器人产业集群等产业主体将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培育对象;以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与应用工作,将成为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项目;而为了促进工业机器人在典型领域与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国家政策也将重点扶持一批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的是依托这些供应商,为传统制造行业及企业提供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综合解决方案,尽快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三、任务与重点
为构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发展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完成发展目标,《规划》部署了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五大任务,包括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应用示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五大任务中,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无疑是最受产业关注的利好政策。分析政策,中发智造认为,想要成为政策认定的“龙头企业”应满足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效率高、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等条件,并拥有知名度高、综合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
而为培育龙头企业,国家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联合重组、合资合作、跨界融合,同时鼓励企业与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由此可见,这也是未来工业机器人领域充满机遇的发展方向,应紧紧把握。
而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中小企业,根据《规划》的指示,应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规划》以专栏的形式,明确了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六大标志性产品、五大关键零部件、四大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六大工业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分别是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弧焊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重载AGV、双臂机器人;五大关键零部件分别是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传感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末端执行器;四大基础能力分别是
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产业标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
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包括以工业设计、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协同作业与调度、示教/编程等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平台、人机共存、安全控制、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为主的新一代机器人技术。
由此可见,工业机器人的六大标志性产品、五大关键零部件、四大基础能力建设重点、两大类关键共性技术,是当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备受政策关注与扶持,应积极开展相应业务。
规划还特别明确,要开展机器人推广应用计划,在工业机器人用量大的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行业,在劳动强度大的轻工、纺织、物流、建材等行业,在危险程度高的化工、民爆等行业,在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医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的制造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生产情况与发展要求,合理实施升级改造计划,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管理运营的各流程、各工艺、各环节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争取相关政策扶持。
四、保障与支持
为确保重点任务顺利完成,《规划》还提出了六条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发智造特别提醒,国家政策对于某项产业的扶持、奖补与优惠措施,通常都会体现在保障措施上,并且这些扶持措施都会针对非常具体的任务事项。譬如本规划针对机器人产业的保障措施:
加强资源整合方面,《规划》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园区发展机器人产业集群,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中发智造分析,鼓励地方产业发展、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政策,都会有较大力度的政策优惠,主要将体现在土地利用、用水用电、税收政策、贷款融资等方面。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方面,《规划》明确了不同的政策资金渠道,对不同侧重点的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中央基建投资等现有资金渠道,主要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主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工作;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则针对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机器人应用推广工作;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规划》还将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金融服务与资本支持,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规划》明确指出,要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此政策一方面鼓励银行、基金及其他金融机构积极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通过与机器人企业成立利益共同体、推广机器人租赁模式、开创符合机器人产业链的产品与业务等方式,支持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企业、地方机器人产业乃至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策也积极引导和支持机器人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进行海内外并购。
作为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态平台,中发智造向来重视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金融服务,倾力打造中发智造金融平台,为智能制造产业与资本市场搭建对接供需的桥梁。一方面,中发智造开展融资、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项目,帮助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制造企业解决资本难题;另一方面,中发智造金融平台通过开展项目路演、分享沙龙、培训讲座、行业论坛等活动,帮助金融机构对接优质的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项目,企业及产业园区。
相比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起步晚,核心技术少,差距仍然不小,因此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是非常不必要的。为此《规划》明确,要充分利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系统集成、产品供应、运营维护等全面服务。
未来的智能制造是全球化的、开放的智能制造,因此中发智造特别关注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精心搭建中发智造国际合作平台,为制造产业、制造企业提供全球供需对接、出国学习考察、国际政策解析等国际化服务。
中发智造国际平台包含国际站与国际中文站两大子平台。国际站致力于向国际合作伙伴展示国内优秀的企业及丰富的产业资源,为国际制造产业打开“明眼看中国”的窗口;国际中文站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智造企业提供国际合作渠道,对接国际资源,创造国际机遇,为中国制造业搭建走向全球、实现国际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