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经济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2000万个制造业职位将被机器人取代,相当于约8.5%的制造业职位。
该报告还强调,机器人的发展往往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就像取代旧岗位一样快,然而,这仍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机器人的使用在不断增加: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模型,目前每安装一台新的机器人平均会取代1.6个制造业工人。
当然,自动化并不是制造业的新趋势。2016年,汽车工业就使用了全球43%的机器人。
但是机器人正在变得比很多人类员工更便宜,部分原因是机器的成本下降。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1年至2016年,每个机器人的平均单价下降了11%。并且它们越来越能够在更复杂的过程和不同的背景中运行。除此之外,对制成品的需求正在上升。
中国为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这个国家已经占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新机器人安装在那里。牛津经济研究所表示,中国“正在投资于机器人,以使自己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可能达到1400万左右,使其他国家相形见绌。
机器人将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并刺激目前甚至还不存在的产业。但牛津经济研究所警告称,它们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破坏性。
其中一个风险是:自动化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
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称:“我们的研究显示,与同一国家的高收入地区相比,低收入地区更容易感受到自动化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份报告,在制造业中推动知识和创新的工人往往集中在大城市,而这些技能更难实现自动化。这就是为什么城市地区将更好地应对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总体而言,自动化可能会创造出与即将失去的工作岗位相当的新就业岗位,从而消除人们对永久性职位流失的担忧。尽管如此,由于技能上的差距,预计失业人数最多的较贫穷地区可能不会从这一新的就业机会中平等受益。这将导致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