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老套的办法别借智能手环卷土重来

“智能技术应该成为人类社会的福祉,它应该让人得到解放,而非束缚;它应该给人提供服务,而非监视。比如,如果环卫工人连续工作半个小时没有停下,手环提醒说应该休息一下,用的是同样的技术,但是不是让人觉得更好接受?”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南京市建邺区工作的部分环卫工人陆续接到了公司配发的智能手环。除了定位功能外,如果环卫工人上班期间在原地停留20分钟,手环还会自动发出“加油”的语音,提示环卫工人继续工作。这一所谓“智能环卫”的创新之举,遭到了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

尽管披上了高科技外衣,打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名号,但这种管理方法的本质,依然是反人性的、过时的。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改变人对尊重、对信任的需求。指望用技术一劳永逸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是管理者的一厢情愿。

戴上手环,非主动选择,而是强制要求;它的目的并非改善个人生活,而是方便管理者进行监控。虽然公司在后续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举措从去年9月试点以来,并没有人因为手环而受罚。但对手环佩戴者来说,他们仍会感到自己置身边沁所说的“全景监狱”——每个囚犯处于被隔绝与被观察的孤独状态,他们能够目睹瞭望塔高大的轮廓,却无法看清塔中情形,于是只能假设自己时刻受到监控而自我制约。更何况,这位“手环监工”还不像瞭望塔中的哨兵,它无需休息,精准异常。

管理者想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出发点无可厚非。何况“智能环卫”四个字听起来多么新潮,多么有排面,也符合“智能+”的趋势,怎么就落得一地鸡毛?这是因为,管理者未免过于迷信技术的力量。如果加个监控提醒功能,就能让人爱岗敬业,那管理学发展至今使用的各种范式,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岂不都成了笑话?

就算技术再先进,也要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想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应该尽量满足员工对外部条件、对工作本身的要求,让人感到内在激励,让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用“抽鞭子”的方式控制员工的休息时间,这种管理方式陈旧得不像21世纪。

而且,现代社会中,雇佣者是为被雇佣者的工作成果买单的。强调工作时长,说白了也是一种本末倒置。如网友所说,以此类推,那程序员也该戴上手环,一旦超过20分钟没有敲键盘,手环就自动提醒;摄影师也该戴上手环,一旦超过20分钟没有按快门,手环也要给一段“温馨提示”……或许它真能让人一直保持忙碌状态,但它完全无法保证工作效果。毕竟,劳动力不像商业机构投入的原材料、机器等要素,他们有对爱和自由的需求。

其实,上述种种,都有研究者进行过类似论述,更被实践所证实。因此,现代社会的管理方式,也更加柔性,更加“以人为本”。智能技术应该成为人类社会的福祉,它应该让人得到解放,而非束缚;它应该给人提供服务,而非监视。比如,如果环卫工人连续工作半个小时没有停下,手环提醒说应该休息一下,用的是同样的技术,但是不是让人觉得更加温暖,更好接受?

有了新技术,管理手段也不该倒退。那些早被证明不合适的管理方法,不该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卷土重来。管理者应该心存警惕,别被技术迷花了眼。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买正品元器件就上天交商城!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科技圈最新动态一手掌握
每日砸蛋,中奖率100%

责任编辑:文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