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视人工智能为德国经济未来的重要增长点,2018年发布了国家战略推动其发展。然而,人工智能产业化仍面临数据使用和企业观念方面的挑战。
德国政界对发展人工智能十分重视。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示,“德国和欧洲未来必须要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先区位优势”,认为此事“事关德国未来繁荣,以及在数字化时代对个体尊严价值和私域的捍卫”。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效应预计将超过蒸汽机发明以来其它所有科技变革。
德国在2018年11月正式推出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由德国联邦经济部、联邦教研部和联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共同牵头实施。政府计划到2025年共投入30亿欧元,并以此为杠杆,带动各州、经济界及科学界共同投入,力争最终总投入达到60亿欧元。
战略确定了三大目标,一是确立德国和欧洲在人工智能科技和应用上的领先区位优势,借此保证德国的竞争力;二是确保人工智能科技和应用的重大责任和公益福祉导向性;三是要在广泛社会对话和积极政治设计的框架内,让人工智能在伦理、法制、文化和制度上融入人类社会生活。
战略确定了以下工作重点:加强人工智能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力量,注重人工智能应用的道德伦理问题,加强欧洲和国际层面的相关合作等。
战略强调,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应以人为中心。要立足现有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新建12个中心,形成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的全国性网络;要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计划至少引进100名相关专业人才;要特别加强与法国合作,共同推进德法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网络建设、研发和应用;要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应对人工智能未来挑战。
德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始时间早,在基础研究方面根基较好。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目前是全球这一领域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迄今已经有30年历史。在德国柏林、萨尔州、莱法州均设有分支机构,拥有900多名员工。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卡利切克此前表示,德国拥有弗劳恩霍夫、马克斯普朗克、海姆霍兹等知名科研院所,拥有强大的科研区位优势。但是,现阶段德国人工智能发展还需要政界、经济界和学界共同努力,特别要促进相关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
近年来,德国一些行业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但是,普华永道与凯度近期合作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德国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与人工智能毫无关系,28%的公司认为其业务与人工智能有关、但不愿使用人工智能,17%的公司计划在未来引入和使用人工智能,只有4%的公司在各个环节中使用人工智能。对此,普华永道公司人工智能专业顾问雷泽指出,这种对人工智能意识薄弱的情况,恐使德国企业在未来逐渐失去竞争力。
德国工商大会总干事长万斯莱本也指出,“人工智能在国民经济领域还不能很好地得到进一步应用,”为了更好地让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实践,需要更好的创新氛围、有利技术发展的法规、紧密的产学转化,以及可信赖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光纤和5G网络。他还指出,工商大会成员中,三分之二的企业抱怨,面临数据在法律使用上的不确定性,“针对(政府)对于欧洲数据保护的法律,进行与实践应用相适应的阐释非常紧迫和重要。”
有评论指出,德国企业面临的数据收集与使用限制更加严格。法律越严,民众对涉及到自己私人数据的部分就越敏感。而不少大企业正是依靠巨量数据收集使用,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算法。
默克尔日前在出席活动时警告说,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因过度监管而牺牲欧洲制造业的未来。“我们应像一直以来发展社会市场经济那样,一方面通过政策明确发展所需的指导方针,但另一方面也要为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
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针对德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还提出,战略要进一步明确一系列可执行的具体目标,不要急于建成12个人工智能中心,而要集中资源投入到已有的中心,将其做强做大。也不需要急于大规模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而应在更长时间内将资金集中投入到一批进行长期、终身研究的相关专家方面。
德国政府数字化委员会成员、人工智能企业arago的业主博斯强调,企业应该自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主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中,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