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日益临近,海内外都弥漫着节日氛围,异国他乡的人们都满载期待奔向共同目的地——家乡。这也由此造就了一年一度交通运输和人流迁徙的高峰——春运。相比于此前“回家探亲访友”的单调选择,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中的青年群体的需求催生出多样化的春运选择,由此为春运时节的公共交通和出行服务提出更多挑战。
比如,在“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串联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群之后,今年春运期间更是开疆拓土:香港高铁加入春运行列,1月31日至2月11日将增加往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和深圳福田站的列车班次,满足春节期间乘客的需求。春运期间,民众可以往来香港地区旅游、探亲、访友、买买买,跨越原有的地理分隔,也让香港地区民众来到深圳市和其他城市更加便捷。
据报道,消息一经公布后,香港高铁西九龙站往来深圳福田站的高铁票变得一票难求。也可看出民众对线路开通的期盼和欢迎。
可以预计,香港高铁开通后,也会和春运期间所有高铁线路、火车站一样面临人流高峰压力,特别是进站检票的效率和排长队问题。对此,诸多城市火车站已经开通刷脸进站、刷身份证进站等措施。也有部分城市火车站开通了凭短信和其中二维码直接进站上车,最大程度缩短进站上车、检票的排队时间和复杂流程。
而且,即使乘客忘记携带身份证、车票等凭证,也可凭借短信、二维码直接上车,避免春运难以回家的尴尬。
在今年的春运,在刷脸、二维码基础上,广深高铁于春运开始第一天立即宣布:乘客即日起可通过手机的支付宝小程序直接刷码进站,忘带身份证也无关紧要。这也就意味着,一部手机就能乘火车像扫码坐公交地铁一样方便。而且,更为便捷的是,乘客无须事先网络购票或在售票窗口排队购票,出行当天可直接使用支付宝刷码进站。
为了有效打击黄牛党,以往坐火车,在购票、进站等环节都需要用到身份证进行认证。而支付宝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加上“刷脸”认证技术和金融级的安全技术能力,可以确保乘客为本人购票。据铁路部门的推算,整个过程耗时仅需3秒,相比之前现场核验身份等流程,平均节省时间15分钟以上。
面向城市公共交通的市场有多大?德勤日前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就显示,全球在建的智能城市中,中国就占了500个,智能城市“大交通”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有着万亿级的市场投资需求。
在To B市场中,特别是公共交通市场中,利益格局、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都已相当固定,而且公共交通原有主体还会担心数据安全、用户信息和原有利益格局,对新入局者来说“赋能”比“颠覆”更为可行。所以,支付宝、微信开通小程序、乘车码之后,继续接入公共交通相关的各个场景,让线上线下连通的多个场景从支付做起,拓展到“生活圈”。比如,支付宝帮助上海地铁开通了大都会APP,不仅是乘车所用,而且旅游相关的食宿信息和景点介绍都融入其中,让公共交通行业不仅提升原有服务品质,还能拓宽大出行场景。
除了进站检票、上车的效率提升之外,今年春运期间也开始提供高铁WiFi,掌上高铁APP是中国铁路官方WiFi入口。掌上高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每节高铁车厢都部署多个AP进行无线覆盖,每列高铁中部署中心服务器,通过中心服务器连接互联网,从而保障了网络连接,确保用户的用网体验。
春运的变化不仅体现出公共交通和科技潮流的变革,同时也对技术的应用和场景融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铁路方面,公路出行也融入了更多AI元素。比如,百度地图携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知名气象服务商Kuweather、多地交警及广播电台共同推出国内首个路面气象导航功能,融合精细化天气预报、权威性交管信息、全方位出行服务,助力春运平安出行。在导航过程中,百度地图也会针对前方道路的气象变化,提前对极端气象进行预警提示。
春运出行服务的人性化、智能化凸显出科技赋能社会生活的神奇之处,也从产业端预示公共交通市场今后仍旧会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加紧落地的试金石和角力场。在传统服务商和新兴互联网科技巨头交织的市场中,谁将胜出还需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