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中云智慧CEO李新:坚守智能安检领域,全面建设智慧安全生态

中云智慧CEO李新:坚守智能安检领域,全面建设智慧安全生态0

在平安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智慧安防成为众多创新科技企业实现商业变现的领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安防企业约2.2万家,行业规模约5740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9952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5%。一方面,“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公共安防的需求不断增加,安防的市场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加入,也让这块传统的土壤更具生机。安防行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态。

但在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防领域的市场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现已形成以巨头领跑,二、三梯队奋起直追的格局。那么,中小型的二、三梯队科创企业,如何才能找到“超车”的机会呢?

机会在机场、口岸、物流等安防领域的细分场景。这些场景就像“金芝麻”,难以被某一巨头垄断,同时又在安检等安全保障环节上存在智慧化改造的迫切需求。但是这些细分场景的行业壁垒高、业务复杂,科创企业能否在这些场景中能找到“广阔天地”?

中云智慧正是这些科创企业中“耕耘”的一员,中云智慧成立于2013年7月,专注于X光机图像智能识别,利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为口岸、机场、交通物流等行业提供智慧安全解决方案。

深耕行业+AI方向,全面布局三大行业应用

“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将推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深远影响未来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到IT 浪潮,再到互联网时代,从云计算大数据到AIoT。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各个应用场景,将重构社会经济活动各环节以及各细分领域,推动产业、技术、业态、商业模式的多角度创新,各领域的需求朝智能化变革升级。从30年前的深蓝计算机到Alpha Go,AI 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近年来人脸识别领域作为AI界的代表,诞生了多个独角兽,也伴随有很多AI隐形冠军。X光图像识别在国内外还是一个冷门的领域,行业壁垒深,技术难度大,不少AI顶尖高手和创业公司都望而却步。”中云智慧的创始人兼CEO李新说。

2010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一批AI企业扎堆成立,中云智慧的成立也与人工智能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中云智慧几乎同一时期创立的AI企业,如格灵深瞳、旷视科技等,其业务都围绕人脸识别这一热门领域展开,而中云智慧却选择了“智能安检”这一冷门市场。

李新告诉亿欧,有人认为,企业选择冷门市场是为了规避竞争,寻找蓝海,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蓝海往往是“难”海,X光图像智能安检这一领域对技术的要求比人脸识别更高,“冷门”是因为智能安检的数据获取难、技术难度大,许多企业“望图兴叹”。

其次,李新认为“所有的创业都是从行业中提炼出痛点与需求,并将其解决”,而安检就是一个存在痛点和需求的行业。物品在通过安检机器时,平均每个物体出现在屏幕上的时间大约是5-6秒,而工作人员只能在这短短的几秒时间内判断是否有违禁品,不仅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一旦有漏检情况,很有可能产生巨大安全隐患。

如何提升安检的效率?让AI融入安检是解决之道。

“以行业+AI的方式,是最为可靠的一种模式。”李新说。自2003年参与部委课题捕捉到安检的行业痛点,通过场景应用的深入了解发现可利用AI技术辅助解决这类行业需求问题,可研制智慧口岸与智慧机场、交通物流的各种智能软硬件,从众多的线下场景中打造智慧安全生态。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巨量数据,更需要巨大算力。十多年前,技术并不成熟,计算力不够,近年,GPU和很多算法技术开源,惠益全球,推进了AI科技的进步。

多年来,虽然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基本稳定,但是它在细分领域工程化落地之路却是漫长的。这个过程犹如熬中药,需要慢慢调试来熟悉目标的每一个特征。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深刻了解具体应用场景的特殊性。比如,在行李的X光图像中,物品的不规则形状、颜色、数量以及互相遮挡,极大地增加读取与分析的难度,从而使得行李的X光图像识别应用只能慢慢推进。因此,多名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于对象特征大致固定的人脸识别,行李的X光图像识别要困难得多。

中云智慧利用自身在模式识别、大数据、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X光机图像智能识别核心算法。同时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通过多次技术迭代,克服了快速提取与分析数百种物品的数千万个特征点的难关,建立了几十类算法应用模型。正是因为这些长年积累的模型,中云智慧的智能识图服务技术,识别速度只需50毫秒、而一般安检员至少需要5-6s,从识别率和误报率而言,AI已经超越普通安检员水平。可以让人类安检员更加轻松舒适。因为积累了多年人工智能等独特技术优势和细分领域数据,中云智慧成为了国内AI视觉技术商业化先导企业。

物检为核心+软硬结合,致力建设智慧安全生态

亿欧了解到,中云智慧为提升安全和效率,多年来推动智慧安检,意图建立数据标准和行业生态。以X光图像智能识别算法为核心,以智能硬件与云服务为抓手,落地高铁、机场、地铁等智慧城市的细分场景,并开始建设城市级智慧安全云服务平台。在行业应用方面,中云智慧布局了智慧口岸、智慧机场与交通物流三大应用,开发研究了多种场景下的几十种产品落地。

李新向亿欧说,创业之初,是消费互联网时代。数据在网上,而产业互联网,数据在机器里,产业互联网的技术落地,光有云计算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客户不只需要高高在上的云,更需要解决线下实际的问题。这次AI浪潮,核心能力是深度学习算法,但算法是背后的,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客户对解决痛点的关注,甚至超越你用什么酷炫团队和技术,实用安全为主。这就需要AI创业公司,交付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业务闭环,更是数据闭环。

在智慧机场、智慧口岸领域,政府和企业用户对智能硬件的品质要求很高,数据安全性也很重视,政府数据互联互通,还需时日,在各应用场景,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也很难打通。中云智慧一开始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打造一个个场景微生态。李新举例:“在智慧机场的智能生态建设上,中云智慧打造了三十多种产品,从旅客到达机场开始到登机口,从国内区到国际联检区,从机坪物联网监测、到空管大数据,全套有我们自有设备,可自成数据链,同时具有开放数据与接收其他开放数据的能力,逐步建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生态。”

亿欧了解到,以智慧机场国内区离港场景为例,中云智慧研发了中国第一个行李托运机器人。负责把行李从旅客下车点送到行李安检点,还能人脸识别,自动打印登机牌,行李条。他们研发的智能值机台,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智能安检闸机、智能旅检回筐系统、智能登机闸机,机场行李系统,早到行李机器人、空管大数据平台、智能判图系统与集中判图系统等系统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的微生态系统。围绕智慧机场,中云智慧打造了十几个场景微生态,这样,智能识图更加无缝地植入机场行李安检,更好提升过检效率与人力成本。

结合全产业链价值分析,上游以硬件、X光机、其他设备装备为主,中云智慧通过AI赋能,升级行业智能化,占据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同时自研软件、生产部分核心智能硬件,下游专注服务优质客群,如政府,机场、京东、顺丰、跨境电商园区等核心客群。这种开放且又可以独立运作的模式,值得创业公司思考及探索。

下一风向口:打破数据孤岛,建立行业壁垒

如果技术是实现智能安检的一大难题,那么另一大难题就是打通数据壁垒。李新告诉亿欧,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这么大的数据量,精度很难达到客户要求,更别谈商业化落地。而经过多年在实战当中的积累,中云智慧现在大概有2亿多张违禁品的图像数据,这也成为中云智慧的一大优势。

李新还提到,中云智慧具有多技术、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以数据连接能力为基础,以云平台为汇聚,AI为核心,提供各类场景的解决方案,打造智能硬件+软件+高端个性化制造+场景+平台与数据+营销网络综合服务。

此外,中云智慧还具备与政府和行业数据连接的能力,对于打通细分领域的数据孤岛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例如中云智慧的与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信息系统,地方电子口岸、中航信与天信达等客户系统进行结合应用,不断深耕到各细分领域,提供智能硬件与高效数据延伸服务,中云智慧所具有的多种数据连接能力在国内居于前列。

谈及BAT业务下沉带来的影响,李新认为,中云智慧在智慧安全领域,经过时间和技术的打磨,通过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而BAT业务下沉缺少的是行业数据和对行业应用场景的理解,这是我们与巨头们优势互补的合作机会,目前BAT、行业独角兽、金控集团等也在和我们密切联系合作。

得益于中云智慧的创新技术优势与安全市场的迅速占有率,当前,中云智慧参与80多个跨境口岸园区建设,在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第一;成功落地全国十几个机场项目,为整个机场提供智能装备及便利化服务;基于X光机图像违禁品智能识别算法的智能安检仪已推广至10个铁路局,是铁路系统中唯一提供智能识别设备的企业。

把自身做重,下沉到产业,软硬一体化,占据更多应用场景,加强数据连接能力,建立智慧安全生态,创造更多客户价值,中云智慧探索走出了艰辛而独特的高速发展之路。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买正品元器件就上天交商城!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科技圈最新动态一手掌握
每日砸蛋,中奖率100%

责任编辑:文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