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日本的世界第一家机器人酒店Henn Na hotel裁掉了半数的机器人员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机器人是因无法妥善解决顾客的问题且更换成本过高被解雇的。
据悉,该酒店机器人服务为特色,第一家门店于2015年开业,目前在日本多地共设8个门店,高峰时期共有243个机器人充当酒店职员,承担着前台接待、行李搬运和客房服务等多项工作,开设机器人酒店的初衷是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然而由于机器人员工频繁故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为人类工作人员制造了更多麻烦。
开张之初,酒店只有大约80个机器人,后来逐渐增多,既有头戴小帽、打着领结的机器恐龙前台接待,也有在大堂跳舞的小狗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然而,入住酒店的客人反映,这些机器人时常出问题。一名客人的鼾声激发房间内机器人反应,被它频繁叫醒。在收到大量来自人类员工和顾客的投诉后,酒店决定解雇一些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遇困,是行业普遍现象,并不只是个例。
此前,英国首个超市机器人“法比奥”也在英国超市打工一周后就被“解雇”,该机器人通过“私人定制”程序可以指出数百种商品的位置,但因不能提供有效建议而被嫌弃,比如当被问啤酒在哪里时,只能回答“在酒精饮料区”,不能提供精确信息,同时又受超市噪音影响,无法准确理解客户要求;在被“流放”到某个通道上为顾客提供猪肉制品试吃服务时,吸引顾客能力也不如工作人员。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偶尔碰见的酒店、餐厅使用服务机器人,都感觉有点“笨笨的”,并不能满足大家对服务机器人的幻想,这些机器人目前宣传作用大于实用,真正商用落地的还很少。服务机器人目前为止还是一片蓝海,据IDC预计,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零售、公共事业和交通领域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7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子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贡献主要增量。因此服务机器人要想扩大规模,场景落地迫在眉睫。
场景落地面临的难题
从上面的案例梳理时,我们不难发现服务机器人在落地应用上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一是技术不够成熟。
行业普遍现象是大多数企业都抱着想赚快钱的想法进入机器人行业,其本身并没有技术积累,也不愿意投入太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目前各大厂商的机器人产品能实现的功能集中在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智能导航和定位,且大多并不成熟;这些功能性依然较弱,体积庞大、动作迟缓、错误率高的服务机器人,谁又会为它买单呢?
二是成本过高。
国内在高精密元器件、高端材料制造上比较薄弱,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约占成本的70%,依赖进口是制约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与人工作业相比,尽管机器人看似一次性消费,但后续可能承担巨额的维修风险,比如针对特殊应用场景要求的定制化开发耗费人力、物力,隐性成本过高。
一个服务机器人的诞生,要经历核心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应用这几个过程,后续还有维修服务。其中凡是涉及核心的,必定需要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巨大投入,往往这些成本都转嫁在消费者身上。
产品和技术交叉缠绕
怎么样才算是好的服务机器人?场景专用下的机器人,单一能力超越并能够代替人工。
服务机器人实际上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和实现,包括定位导航、语音交互、运动控制、后台调度管理、多传感器融合、通信等多领域的技术,要让产品理想落地及商用,这些技术缺一不可。
比如机器人深度学习、抗干扰感知识别、听觉视觉语义理解与认知推理上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变,让机器人理解更容易。同时,服务机器人消费属性需要依靠需求来驱动,机器人制造商也必须在需求和技术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机器人企业也需要用户给予时间和机会锤炼。
即使技术上得到解决,但受制于成本,也会导致机器人产品无法落地。
机器人行业是个综合性行业,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光学技术等于一体,需要庞大的产业链支持,如果在这些上游技术领域中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必定能在国际上占据优势。
近些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在政策利好、资本涌入以及制造业转型推动的影响下发展迅猛,形成成熟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国内机器人厂家从中寻求到合作伙伴,生产规模化,同时采用相对价低的国产零配件,成本自然下降。
产业进入技术迭代——成本下降——应用加速的良性循环。基于技术迭代、成本下降,各类服务机器人价格均在下降,产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