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讯:某日bee20 博客发表了“微软工程师冒解雇风险证明DRM无用”.谷歌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80后IT人心中的偶像——谢尔盖•布林对于互联网的态度一直是“无政府主义”,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互联网必须是自由的、开放的,然而他的想法和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自然会跟“版权”二字相抵触,同时也跟太多人的利益背道而驰。这部分版权拥有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以在互联网上出现了DRM技术这个防盗版的“奇兵”。
以下是博客全文:
现在我们市面上见到的多数DRM技术都是来自微软,然而四位曾经微软的工程师对这一技术产生了质疑,并撰写了论文会为我们娓娓道来:为什么DRM在未来会成为摆设。该论文的联合撰写者之一,现在已经成为英特尔高管的彼得·比德尔表示,在2002他还在为微软工作时,和同事们发现DRM技术永远不可能杜绝盗版,并在某技术论坛上发表了该看法,正是这些看法,让当年的他差点被微软开除了。
他还介绍到,之所以会认为DRM技术无法杜绝盗版,因为DRM技术是依靠它给每一个“版权文件”分配的密匙和其他证书来防止被盗播的,然而当这个“版权文件”被下载或存放在用户PC上时,用户对于自己PC上的东西是具有查看和修改的权利,所以就有可能被某个技术人员破解掉密匙并剥离出“原文件”。这个“原文件”出现后,它可能就会在“暗网”上被广泛的传播。
更为重要的是,彼得·比德尔相信在未来“暗网”会成为最重要的文件分享途径,因为“暗网”中的网站不能被搜索引擎找到,所以相对独立性很高,私密性更强。这就像你的朋友拥有一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里面装满了电影和音乐,然后他将该移动硬盘交给你,你将里面的内容拷贝了出来,然后又有朋友到你这里来拷贝文件。
这样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而这些暗网的运作就大概是这个模式,只不过用网盘来替代了移动硬盘,比如著名的BitTorrent和Megaupload。这种模式让政府的监管变得十分复杂,想要完全打击将变得非常复杂。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彼得·比德尔认为DRM只不过是用来安慰好莱坞而已。但是现在全球对于盗版的打击越来越重,号称拥有世界最大BT种子服务器的网站海盗湾也在近几年被迫几次搬迁服务器,甚至在今年3月为了防止警察的查抄,还想将服务器送到太空中,而海盗湾的创始人之一被高特弗里德·斯瓦特霍尔姆·瓦里更是在被全球通缉,并于今年9月份在柬埔寨被捕。但笔者看来这场博弈绝不会就此停止,它将是一场持久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