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在美国经济疲软和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探底的大环境下,我国面板产业的发展也跌至低谷。虽然我国改变了进口42寸以上液晶面板的历史,但是国内企业持续降价的状况直到现在仍无明显好转,也并未实现盈利。另外,产能过剩的严重挤压、外资面板企业的夹击都令国产面板处于被动地位。眼下如何在危机下获得重生,成了国产面板业的焦点。
回想起那一年,液晶市场潮气蓬勃且获巨额利润,已成为历史。时过境迁,如今面板产能过剩,日益影响着各大企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市场,面板需求有限,粥少僧多,每家分到的自然就少。如今京东方、华星光电量产暂时抢去了LGD、三星等外资面板的一部分市场,但当LDG广州面板线、三星苏州面板线实现量产之后,国内面板企业的压力便会随之而来且不会轻易消失。对于国内面板企业来说,届时的危机不比现在小。
国产面板市场陷入增长缓慢的尴尬局面。目前,除了三星和LGD在国内建立了面板生产线,其他外资企业也蠢蠢欲动。我国面板业多年来处在外资面板持续夹击下成长。另外,外资、台资面板企业多年来积累的生产、技术经验都让其在面板生产上更得心应手,同时也为其节省了不少成本。然而国内面板企业无论是对核心技术的把握还是生产经验,都逊色于他们。
全球面板业的迅速发展是离不开其先进技术支持,然而技术创新则成了我国面板业发展的软肋。今年的美国CES展商,三星、LGD都展出了大尺寸OLED电视产品。据悉,在全球几大面板企业一致开始研发OLED技术时,我国的面板企业去年才刚刚完成液晶面板4.5代线、5代线、6代线、8.5代线的布局。如此一来在开发新技术的步调上,国产面板又不可避免的迟了一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产面板的发展会迎来春天的。国内面板生产企业或许能手机市场上看到希望,独辟蹊径,谋求发展。据悉,京东方在面板业务上深耕数年,通过并够其他企业也收获了数百项面板技术专利。国产面板的发展虽然处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但面对外资企业的频频挤压,国产面板业走上复兴之路,迫在眉睫。
以上资料由www.cecb2b.com元器件交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远晓)
热门IC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