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解决方案 > 正文

传统传真到IP传真转换的设计方案

  0 引言

  传真是把静态的文字、图像进行扫描后通过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进行传递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具有实时性强、简单可靠等优点,传真通信业务占有相当大的市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全部或部分代替PSTN进行通信的IP传真(FoIP)也应运而生。传统传真技术与IP技术相结合,使IP传真具有了许多传统传真所不具备的优点。其最吸引人的优点是可以用费用低廉的IP网络来代替费用比较昂贵的长途PSTN网络,大大节省通信费用,另外IP网络可以动态地分配与使用带宽资源,比基于固定带宽分配的PSTN有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推荐了两种IP传真标准,一种是存储转发IP传真(T.37),另一种是实时的IP传真(T.38)。

  IP传真终端可以是一台PC配备上扫描和打印设备而构成,也可以是一台专用的IP传真机。现在使用的传真机绝大部分是第三代传真机(G3),要实现传统传真到IP传真的转换,必须实现PSTN网络与IP网络的连接,实现ITU-T T.30标准到T. 37或T.38标准的协议转换。

  存储转发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存在网络延时和信息包丢失等问题的计算机网络,是最可靠的IP传真模式,另外,还具备多方广播、自动重发和归档等增强功能。

  存储转发模式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在存储转发模式下,传真文件先被传给一台网络传真服务器并存储,然后再传给目标终端。这种模式的IP传真与电子邮件非常相似。主叫终端首先将传真发送到IP传真服务器,IP传真服务器会将它发送到远端的IP传真服务器。由远端IP服务器最终将传真发送到被叫终端,之后,主叫得到传真发送是否成功的信息。

  某单位与其12个下属单位之间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发送大量的传真,经常有的传真会达到几十页。原来使用的是G3传真机,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传真,给多个单位发送传真时只能采用轮询方式,逐个单位地发送,一个单位发完之后才能给另一个单位发送。传统方式效率比较低,由于接收单位比较多,经常会出现一份传真一天难以发完的情形。

  为了提高该单位的传真传输效率,我们根据存储转发模式IP传真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比较实用的传统传真到IP传真的转换方案,实现了传统传真到IP传真的无缝连接。

  1 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假设一个上级部门,n个下属部门)。

传统传真到IP传真转换的设计方案0

   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各传真终端实现G3传真数据到IP数据转换的转接器和用于对下属终端进行并行多播发送的主控机。

  转接器是为了使G3传真机接入IP网络而专门开发的设备,其作用是接收各终端G3传真机的传真数据,然后将数据转换成适合在IP网络上传输的IP数据。G3传真机与转接器采用专线方式连接。

  主控机是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在上级单位配置的用于与下属终端进行传真数据传输的一台通用计算机,可共用办公计算机。主控机与各终端转换器采用C/S模式,并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并发网络通信,以提高传输效率。

  主控机的配备可由各终端根据自身需求情况决定,对与多个单位进行传真通信的终端均可配备,扩充方便,且可与办公计算机共用,便于节约成本。

  转接器与主控机配合工作,实现高效的IP传真,转接器负责实现传真信号的硬件转换,而主控机实现并行传输和管理功能。

  其工作过程为发送传真时,转换器将传真数据转换为IP数据,传递给主控机,主控机根据设定的接收单位并发将数据传递到目标转接器。

  接收传真时,转接器从主控机收到数据后,转换成传真数据传递给传真机,打印输出。

  2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为传真到IP数据转换、传真数据并发传输和传真管理三部分。

  2.1 传真到IP数据转换

  此功能由转换器完成,实现3个目的:

  (1)目标转换器的IP地址识别。目标IP地址识别采用固定长度号码的方式,传真机拨号时按IP地址各字节的顺序固定地拨12位的号码,转换器收到后,转换成目标IP地址,该地址可以是主控机的IP地址,也可以是目的转换器的IP地址。

  (2)IP数据与普通传真数据的转换与传输。发送传真时,转换器接收传真机发来的每页普通传真数据,然后将其转换成IP数据发送给主控机或目的转换器;接收传真时,转换器接收来自源转换器或主控机的IP数据,然后将其转换成普通传真数据传输给传真机。

  传真机与转换器间通过普通的Fax/Modem.html">Voice Modem实现G3传真的收发,G3传真的收发按照ITU的T.30标准实现,转换器与主控机以及转换器之间采用TCP/IP协议,使用socket套接字编程实现。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科技圈最新动态一手掌握
每日砸蛋,中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