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在赛维LDK公布2011的年报中,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几乎都有亏损的迹象。针对黄河水电招标项目,英利欲低价中标,英利的竞争策略调整会为国内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息,如果从光伏企业的盈利状态来看是令人堪忧的,不如转头回归国内,这无疑是个可以反败为胜的好方法,也会有有效的达到盈利的目的。
在2011年,光伏企业内不仅硅料成本明显下降,同时非硅成本快速下降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业界内相关人士称,非硅成本从去年二季度的0.73美元/瓦,下降到三季度的0.65美元/瓦,到了四季度,又降到0.64美元/瓦。在去年三季度之前,美股的卖方认为,组件成本的下降主要源于硅料的成本,而非硅则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2011年第三季度以后,非硅成本以出现下滑的趋势。
从刚开始的硅片切割再到电池和各部分组件的生产过程,这里面有诸多辅助材料。例如金刚线过去一年里的升降幅度在70%以上。浆料的进价也在下降。玻璃在2011年大概80多元/平方米,现在是不到20块钱。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目前光伏产业肯定会进入一个整合期,来应对产业行情的变化。而整合期将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整体的变换,这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将会是国内光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同时,英利公司基于国内中西部阳光普照充足地区,会为国内光伏市场带注入新活力。顺应形势发展,针对黄河水电招标项目,英利欲低价中标。这将意味着光伏产业将会转移到国内市场大展拳脚。相信在转变的国际大形势下,英利的竞争策略调整会为国内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息。
以上资料由www.cecb2b.com元器件交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