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欧美光伏订单能否流向中国市场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数家日本主要光伏企业宣布停产,占据全球市场近30%份额的日本光伏业遭到重创。与此同时,由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问题,引燃了全球核电信任危机的导火索。

    目前人们关心的是,日本光伏业可能留下的订单缺口,将由谁来弥补?核电被质疑的背后,是否代表着其他新能源力量的崛起?

    福岛核电站的危机,让日本乃至全球都陷入对核电的反思阶段,光伏这种安全的清洁能源可能在未来取代核电主导地位,在灾后重建中,日本对光伏的需求可能更为迅猛。

       因为地震造成电力短缺,至少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很多工厂无法恢复生产,这将造成众多欧美客户毁约,订单流失。

    一位在欧洲从事光伏电站投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欧洲整个光伏电站建设有严格的时间表,投资者多数是向银行贷款,工期紧张,如日本光伏电池制造商无法按时间交货,这些投资者必然将会撕毁协议,转向其他光伏电池生产商。

    “欧洲和北美很多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商所储备的多晶硅原料大多在半个月左右,日本工厂如果不能按时间供应硅料,必将拖累这些电池生产商的进程,进而去寻找新的多晶硅供应商。”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说。

    “目前,日本光伏行业的产量占全球的20%—30%,这在短期内将造成多晶硅价格和电池价格进一步上涨。”英利集团的人士表示,因地震从日本企业流失的订单大部分会转向中国,现在没有比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性价比更高的了。

    “因为很多日本企业刚刚宣布停产,所以现在订单还没有立即转向中国,不过相信在半个月后,这

    种趋势会很明显,显然,那些欧美客户等不起。

 
”一位国内大型光伏电池生产商说。

    该人士表示,目前在欧洲光伏市场60%—70%都是中国企业的份额,而剩下的被日本企业所占据,日本企业与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本来就已处于劣势地位,而这次地震将会使得日本企业丧失更多的市场份额。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表示,“此前日本低估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实力,比如技术瓶颈方面,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等人也都是留洋回来的,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使得我国光伏企业在技术上也接近了日本的水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