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的光伏产业却可能因为欧洲各国相继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而遭到冲击。2010年,欧洲国家的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14.7GW,占据了2010年全球需求的81%。
一些券商及相关行业机构也对中国一线光伏企业今年的业绩表示了担忧。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界,包括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呼吁一个关键问题——电价。2011年,政府核定的0.7288元/度收购电价低于市场预期。而部分省市(如安徽的一些二线城市)向企业征收的电费却是1元/度以上。
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至今日,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仍然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控制,这不禁让人回忆起了这之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美国三里岛核泄露事故带来的巨大生态灾难,一时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核电的安全问题,重新审视本国核电站的建设进程。
出于对本国核电安全的审慎态度,目前德国政府已经下令关闭了一些老旧的核电站,而一直准备在核电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也在日前收紧了新建核电站的审批闸门,还有一些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显然,长期以来被视为清洁能源的核电,未来一段时间在全球范围内的装机容量增速将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对其替代效应将显现出来。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此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从长远来看不会对核电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就好比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各国仍然在大力发展核电一样,但是短期内它会促使各国更加重视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国,所以此次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影响相对较为直接一些。
实际上,此次地震对日本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影响非常有限。一方面,在产业布局上,日本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大都布局在中南部地区,距离此次地震的震中较远,所以受到的破坏较小;另一方面,总体上来看,日本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的产能不是太大,即使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其无法履行的供货合同也将会比较容易的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厂商手中。
李胜茂指出,目前日本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趋于平稳,不会因为灾后重建而出现迅猛增长。当前日本国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基本上能够实现平价上网,政府对发展光伏产业的态度比较中立,不太可能因为灾后重建而大力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另外,此次地震发生区的面积毕竟不大,即使震后这些地区的居民要重新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总量也不会太大。
总的来说,此次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光伏产业的影响是比较间接的,主要体现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安全性的凸显,这样会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太阳能光伏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还是要在降低度电成本上做文章,其他外部因素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实效。
发电企业普遍认为,和所有的新能源产业一样,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普及也需要先期投入和政府补贴,这也是用做法。如果不适当补贴电费,太阳能发电就没有利润,企业自然不愿意提高这种赔本买卖的份额,而银行也不愿意提供融资支持。国际通
因此,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和电企对国内太阳能市场不肯充分投资,一直在观望政府提高收购电价等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