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出台 小企业面临被淘汰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与去年初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包括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不得新建多晶硅项目,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等。

    “虽然大致相同,还是有些小的改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式出台的《准入条件》对更严格还原电耗的规定给出了一年的宽限期,使企业有时间来完成技术改造。

    据《准入条件》规定,2011年底前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必须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和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和99%,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

    鉴于目前行业内鱼龙混杂的局面,《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有望理清行业秩序,部分资质较弱小企业将退出市场,科技含量较高、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春节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多晶硅行业新年伊始就遭遇政策调控重拳。

    鉴于目前行业内鱼龙混杂的局面,《准入条件》的出台有望理清行业秩序,部分资质较弱的企业将退出市场,工艺技术水平较高、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落后产能过剩

    “过剩的是落后产能。我国的多晶硅从始至终未出现过剩的情况,我们一直在进口,还有40%的材料缺口。”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表示。2009年多晶硅产业曾经被认为产能明显过剩,但2010年政策原因导致欧洲光伏市场极其火爆,2010年年中国内多晶硅料严重短缺,现货价格一度冲高至每千克100美元。

    按照海关数据,2010年前11个月多晶硅进口近4.2万吨,约占国内总需求的一半。赵玉文表示,国内的供给并不能满足需求,“产能过剩”实际并不存在,过剩的是落后产能,但在价格回归正常后落后产能盈利能力不足,必将被市场淘汰。

    从投资角度来看,多晶硅行业投资大、产出慢,并且今后两年可能面临较大的价格竞争和整合压力,这要求经营企业有较强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准入条件》将抑制投机资金,有助于产业进行整合。

    国联证券新能源分析师杨平表示,按每吨80万的投资成本计算,每期3000吨/年的产能限制意味着25亿元的初始投资规模,加上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小于30%,这两项都大大提高了资金门槛,一些投机企业将被拒之门外。“这有利于行业内的大企业发展。后者可充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也认为,《准入条件》出台后,多晶硅产业将开始整合,一些较小的、技术水平较低的多晶硅产能将被淘汰,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产能将在市场上站得更稳,行业格局上可能会更加向寡头垄断靠近。

    小企业被淘汰

    目前国内的多晶硅厂商中80%都是小企业,年生产能力约几百吨。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能耗上大多达不到《标准》要求,2011年年底将是这些中小企业被淘汰的“大限”。

    众多中小企业将被标准挡在行业大门外,是否会对多晶硅的的供给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现货市场的价格?

    “《准入条件》标准出台后,一些高能耗高成本小规模的厂商产能将会关闭,但此类厂商本身体量很小,对实际市场的供需影响很有限。此外,准入条件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快达产以达到相关指标,未来新上项目则会倾向于以较大产能规模申报,均有利于行业形成集群优势,而具体能耗等指标的规定又有利于厂商加快达产周期和以低成本低能耗为目标进行产业升级。”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认为,《准入条件》的出台短期对行业供需的影响有限:现货市场价格主要由国内前几大多晶硅厂商定价,他们在规模、指标、环保等方面均达到准入要求,因此现货价格受到扰动的机会很小。

 
长期看,准入条件有利于行业加速整合,低能耗低成本方向最终有利于终端组件成本的降低,实现平价上网。

    孟宪淦表示,如果《准入条件》中的门槛都能达到的话,那么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可控制在每公斤30美元左右,这与国际上多晶硅的平均生产成本已非常接近。“毕竟,价格才是政策的核心。《准入条件》的目的就是通过国家调控来推动光伏发电尽快实现平价上网。”他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