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全球光伏产业正在走向调整

    国内数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下半年起光伏产业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组件普遍进入大规模扩产周期,这也将带来对各种上游设备、中间材料需求的提升,其中包括晶硅生产中所需的铸锭炉以及晶硅切割过程中的耗材,刃料和切割液等。

    全球光伏产业正在走向调整。在中国和美国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争夺欧洲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规模较小的制造商则遭受到价格暴跌和补贴减少的打击。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IEA)上调了对太阳能电力需求的预期,令上周在意大利光伏峰会及维罗纳光伏展会上发言的行业高管们倍感鼓舞。但高管们同时警告称,在去年西班牙市场崩盘之后,发展迅速的意大利市场有形成泡沫的危险。

  中国尚德电力(SuntechPower)欧洲业务主管戴维•霍格(DavidHogg)表示:“业内将出现更多的整合,只剩下少数超大型制造商。”尚德计划今年把产出从去年的700兆瓦提高到1250兆瓦。该公司还在开发新一代高效冥王星(Pluto)电池板。

  霍格强调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随着行业走向成熟,只有成本基础较低的公司能够生存。”

  过去18个月,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暴跌约50%,致使一些公司处境岌岌可危。德国的情况尤其如此。今年3月,安东•米尔纳(AntonMilner)辞去了德国Q-Cells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公司2009年出现了他称之为“非常负面”的业绩。Q-Cells曾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FirstSolar公司副总裁卡伦巴赫(TKKallenbach)表示,光伏行业当前的状况与汽车业历史上的周期性整合类似。这家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公司声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薄膜组件制造商。

  他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规模很重要。拥有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吉瓦级产能,是有价值的。”

  在被问及FirstSolar是否正准备收购其它公司时,卡伦巴赫答道:“我们关注着行业动态,日后会有结果。目前而言,我们并没有着手收购某家具体的公司。”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可再生能源部副总裁英格马•威尔海姆(IngmarWilhelm)表示,这家意大利公用事业公司无意参与预期的整合过程。Enel与日本夏普(Sharp)及意法合资企业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共同在西西里投资了一家工厂,利用最新的三接合点薄膜技术生产电池组件。

  高管们谈到了去年太阳能电池组件市场的“痛苦”与“动荡”,并强调政府(尤其是意大利政府)在优惠上网电价方面做出可持续的长期决策十分重要。优惠上网电价是为太阳能发电支付的补贴,随着太阳能行业逐步实现“入网平等”(gridparity,即太阳发电成本下降至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其价格相较其它发电模式将具有竞争优势。

  卡伦巴赫表示,总体来说,今年可能出现的危险是供应不足,而不是产能过剩。“全球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他说道。

  在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YingliGreenEnergy)等中国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同时,外资企业对于中国市场开放速度之慢颇感沮丧。

 

  英利绿色能源欧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斯图尔特•布兰尼根(StuartBrannigan)称,中国政府平均每月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投入为90亿美元,并正在研究确定优惠上网电价。“两三年内,中国将成为一个大得多得多的市场。现在这个市场还处于襁褓之中,”他表示,并强调中国希望向外资企业学习。

  但FirstSolar表示,它认为中国政府要到明年才能就优惠上网电价做出决定。当被问及中国是否在公平竞争时,卡伦巴赫称FirstSolar正努力鼓励中国开放市场,但就目前而言,中国采取的是特许权投标的方式——由各家公司报出自己能够接受的太阳能发电电价。

  他指出,中国风电行业也曾采取类似程序,但该行业并没有向外资供应商开放。

    2010年用于光伏电池和模组的先进化学试剂和材料市场增长114%,达到65亿美元。该市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169亿美元。2011年该市场将小幅调整,原因是德国对太阳能的支持政策有所调整。2012年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将重返增长轨道。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终端用户市场需求波动以及市场对光伏组件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使光伏行业发展速度略微减缓,Frost&Sullivan预计在2016年,光伏材料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下降到22.4%,总价值达107.6亿美元。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