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代表信息化的未来,有广阔发展前景。ENI经济和信息化网媒的专题采访过程中,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对开源产业及互联网 发展的阐述中,ENI记者注意到,陆首群突出强调了互联网的五大趋势性板块:计算力、通讯、媒体、网络经济和虚拟社会。而云计算作为互联网计算力的重要能 力平台,其发展不仅仅需要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同时要避免“一窝蜂”,要针对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试点性的应用。
如今,微软、惠普等大型跨国公司正蓄势待发,准备借“云”之机,树立行业霸主地位。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巨头华为公司也高调宣布进军“云计算”产业,华为总裁任正非宣称,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要追赶谷歌”。
巨头公司抢占“云”先机
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近日宣称,“云技术”的出现,使全球迎来第三次IT浪潮。而作为世界领先的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微软早已
全力投入“云计算”,拥抱“云”市场变化。他还透露,微软公司计划将每年超过95亿美元研发经费中的大部分投入到“云技术”的研发和相关工作上,而这个比例预计将达到90%。面对微软的来势汹汹,惠普也不甘示弱。据媒体报道,惠普将于下月推出一项面向企业的云计算服务,该服务由惠普位于美国塔尔萨和位于英国温亚的数据中心提供,惠普公司还承诺服务器99.9%的开机时间。
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产生的全新IT服务模式。云计算把设备商、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互联网平台等绑到了一起,它的兴起对于这四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甚至有人指出,抓住了“云”就等于拿到了未来20年在IT行业“呼风唤雨”的王牌。
同样在近日,我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也发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平时一向低调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壮志满怀,宣称华为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要追赶谷歌。而中兴通讯也“盯上了”云技术。中兴通讯业务研究院院长陆平透露,中兴通讯早在2003年就开始涉足云计算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并将有望凭借先天的电信业优势在未来的云计算技术中继续领先。该公司还牵头发起了云计算的非正式兴趣组,成为首家在IETF标准组织成立云计算标准工作组的厂商。
云计算或改变设备商发展模式
在传统的信息产业链中,设备商往往属于上游产业,以提供设备和终端产品见长。而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链将组成,利益将重新分配。目前,部分设备商正潜心研究“云计算”,欲转型成为云产业链中的主角。
就在去年5月,华为与安富利签署了基础设施产品分销协议,开始了从运营商市场的直销向企业网市场的渠道销售的逐渐探索。华为多年来的宗旨是做管道、硬件,提供基站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现在把“云”放到和管道同样的位置,足见云计算战略在华为未来战略中的重要性。
然而“管道工”转行搞起云技术并非易事。云计算所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作为设备商,真正的理解云服务商和云用户的需求就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当前云服务商发展态势良好,设备商必须要要在可扩展性、性能、成本等方面充分的考虑云服务商的业务发展。
就设备商来说,云服务一旦进入企业业务市场,他们更多的将是直面消费者,对与华为而言,这绝不仅仅只是业务类型的调整,更是思维方式的挑战。华为副总裁丁耘在微博上表示:“微博实名以来的三五天感受,更多的是一种不熟悉、不适应的IT力量。华为走向ICT最大的挑战也许不是技术和产品,而是我们这些曾经‘成功’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