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多晶硅的成本控制将成企业经营水平的主要因素

  我国多晶硅产业的蓬勃兴起得益于全球光伏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 间里,我国多晶硅产业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而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在逐渐缩小。自2006年以来,受市场虚高价格与短期暴利诱惑,我国掀起了一波多 晶硅项目的建设高潮,规模与投资堪称世界之最。

    证券时报做出分析报告,认为2011年多晶硅价格稳中有降,对多晶硅的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2010—2011年,国内主要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厂商都大幅扩产,规划产能平均增长约60%—70%,不少企业扩产率超100%。预计到2011年底,国内太阳能电池总产能达到15GW。

    目前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在28—55美元/千克之间,生产成本平均高出国际成本约60%,而且企业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滑,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差距将会增大。电池和组件的价格下降虽然在短期内挤压了企业的利润,但却是终端发电成本下降、市场需求长期拓展的必由之路。

   限制多晶硅发展的原因不少。首先,多晶硅是属于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门槛较高。其次,多晶硅企业属于化工行业,工厂的建设、调试、生产、达产等过程周期比较长,有的甚至需2~3年。所以,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的需求量,短时间内供小于求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缓解。

    随着目前多晶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更加关注上游市场,加码多晶硅生产。中国光伏市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可能会从原料市场开始打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