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揭示2011年汽车智能化趋势

 汽车的实用化,是工业发展历史的集大成。也就是说,是产业革命由外燃机开始进一步引发能源革命,进而催生了内燃机。自T型福特以来,截至上世纪60年 代为止,支撑汽车技术进步的是机械技术及制造技术。在这一时期,汽车业界通过机械加工及内燃机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而且,与“行驶、转弯、停 车”相关的性能全凭机械技术的进步便可提供支持,这一点足以令人称奇。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通用馆里长达10分钟的动感电影《2030行!》,展现了2030年概念车的“车联网”和“汽车无人驾驶”等智能技术。尽管实现“车联网”等概念的汽车还未真正普及,但汽车中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早已成为现实。汽车电子的发展,自然带动了电子制造设备的发展。在2011年5月11日至13日于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所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China 2011)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电子设备制造商将为专业观众揭示汽车电子制造的发展趋势。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汽车电子厂商并未从中受益。“如果我们探究每辆汽车中所使用的半导体产品成分的话,你可以发现北美、欧洲和日韩等传统汽车市场的平均每辆汽车半导体成分是中国汽车的2倍。”安森美半导体汽车方案市场营销总监 Herve Branquart 也指出,“中国汽车半导体成分较低的一个原因是本土汽车制造商及全球 OEM 品牌针对的是嵌入较少电子功能的较低端汽车市场,从而符合客户期望的最终目标价格。”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规模有望于2011年达到24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汽车电子行业的增长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显然,汽车电子已成为电子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电子制造专用设备厂商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据悉,NEPCON China 2011所展示的产品覆盖整个电子制造业产业链,涉及表面贴装技术、电子制造服务、测试与测量设备、元器件、印刷电路板、防静电及最新的高科技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已吸引了安必昂、安捷伦西门子、索尼、日立、三星、松下、富士、赛凯、汉高、雅马哈、东京重机、得可、迅科等行业领先企业参与。针对汽车电子这一目前热点行业,NEPCON China 2011将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最新产品及前沿技术,Henke、JOT自动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Zestron、Kyzen、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参展商将带来汽车电子领域最受关注的产品前来展示。

    NEPCON电子展所诠释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给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专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赫思曼汽车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采购部负责人在参观NEPCON China 2010之后认为:这是电子制造行业一个不容错过的活动,通过展会与WKK及安达电子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而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生产部相关领导则表示:NEPCON China汇聚了他们正在寻找的世界顶尖的SMT设备供应商,并对主办方周到的服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李雅仪表示,汽车电子行业一直是NEPCON所重点关注的领域,而随着汽车电子技术逐渐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NEPCON China 2011电子展将汇聚汽车电子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汇聚一堂,以供业内人士进行信息交流和商贸洽谈,从而构建起汽车电子行业用户了解和洽购汽车电子制造设备及系统的重要平台。

    据悉,NEPCON China 2011 预计将吸引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展商以及近18,000名专业观众参与,展出面积达到32,000平方米。目前网上预登记工作现已启动,并获得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即刻登记官方网站www.nepconchina.com进行预登记,与业界同仁共同见证NEPCON China 2011这一行业瞩目盛会。

   即使应用汽车电子技术不是那么集中的转向器行业,在其“十二五”规划报告中也提出了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思路和总量目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转向器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将由2009年的178万套和2010年预计240万套的装车量,上升到“十二五”末期占市场份额的一半,并将继续增长到“十三五”末期占据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二。

    对此,中汽协转向器委员会秘书长李自标向记者表示,电动助力转向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不仅在使用中节省了能量,而且不用像液压助力系统那样需要助力液,由此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全行业都能扎扎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体现在汽车零部件制造环节的节能减排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

    当时正是全世界数量庞大的电子技术人员竞相进行技术开发的年代。微细化技术为上述微控制器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支持,引领了软件产业的崛起,并一直为目前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着支持。汽车也是从中受益的一个领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