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面积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该标准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作为强制性条款,引起了照明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感到对于小面积房间或个别特殊房间,可能出现达到规定照度标准的计算所需灯具数量不好布置,需要增减实际装设的灯具数量,当增加的灯具数量比例较大时,将使LPD值超过限值。产生这种想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缺少适合小面积房间配光的灯具;二是对现有的照明光源的品种缺乏了解。以办公建筑为例见表1、表2。由此可见满足或达到照明设计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灯具利用系数和光源。
2 合理运用作业面临近周围照度的问题
该标准4.1.5条明确规定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可低于作业面照度,但不宜低于表3的数值。此表与CIE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S 008/E-2001)的规定完全一致。明确了作业面临近周围的照度可低于作业面照度,有利于选择合适的照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作业面邻近周围(指作业面外0.5m范围之内)的照度与作业面的照度有关,若作业面周围照度分布迅速下降,会引起视觉困难和不舒适,为了提供视野内亮度(照度)分布的良好平衡,特制订本条。合理运用作业面临近周围照度的概念对于节能设计,提高视觉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3合理运用作业面临近周围照度的问题
眩光是一种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眩光会产生不舒适感,或降低观看主要目标的能力,或两者兼有的不良视觉环境。UGR是度量处于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引起的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值可按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统一眩光值(UGR)是室内照明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取代了原先标准中的灯具亮度限制曲线的方法,用数值表示室内眩光,更科学、直观、简便,提高了限制眩光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为方便对UGR的使用,CIE规定了在特定安装、使用条件下的灯具的统一眩光值表,可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参数查阅使用该灯具后的UGR值,但这仅仅是对灯具在特定的CIE规定使用条件下的眩光值的考核,如果实际使用条件与CIE条件不符,则需要按CIE的统一眩光值的计算公式,通过使用的灯具的光分布文件,计算实际照明安装下的室内照明统一眩光值UGR。
由于计算较为严格、复杂,因此要求灯具生产厂家提供完整的灯具CIE统一眩光值表,或提供完整的灯具光分布文件;对照明设计也要求提供详细的照明工程的UGR 的计算及分布,并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
目前的照明工程中对UGR的使用非常有限,各灯具生产厂家及照明设计单位应尽快满足这一新要求,提高照明质量。
4 照明设计如何体现“照明与健康”的问题
照明的首要任务是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同时应满足节能、环保等要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的视觉环境只依靠视网膜上锥状和杆状两种感光细胞感知,它们分别在明视觉和暗视觉时起作用,这两种感光细胞对光的灵敏度都随波长而变,这是照明的视觉效应。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照明的发展是综合照明、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需要对照明与人类健康问题的做更大的关注。研究表明照明除了会产生视觉效应,帮助人们感知世界,表达情感,还会产生生理效应,影响着人体内的激素产生、人体的生物时钟和相应的各类生理反应。
因此,照明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这些成果要求我们对照明设计,尤其是室内照明设计及要求进行重新审视,以求在节能和视觉、生理效应的综合效果上达到最佳的比例。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益人体健康的视觉环境,我们所提供的照明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不论是照明的强度、还是照明的色温(光谱),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不同的适用对象均应有相应的变化。早晨:高照度、高色温;中午:低照度、低色温;午后:高照度、高色温;下班前:低照度、低色温。理想的照明应该是随时间的变化呈动态的。
照明设计应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天然采光等,在满足视觉环境需求的同时,提供符合人体健康的照明环境,使照明随人的生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并适应昼夜和四季的节奏变化,进而进一步通过照明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