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智能手机因功能属性、硬件及软件规格等特性,过往一直是各手机业者的中高阶产品,亦是获利最为丰厚的产品线。但随着目标消费客群多样化、新兴市场的崛起,为因应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并抢食新兴市场的大饼,已有手机业者陆续推出低价智能型手机产品。
低价化推升市场竞争强度
在欧美地区经济饱受金融风暴冲击后,多数消费者或多或少开始缩减手机的采购预算。而新兴市场国家经过几年的快速成长,许多消费者之消费实力不断提升,虽然同样遭受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在发展的势头上,仍有不少消费者产生对智能型手机产品的需求。
但整体来看,新兴市场的消费能力仍较成熟市场为低,手机业者也意识到,若能推出相对低价的产品,对抢占市场商机、扩大使用族群、扩张整体市场规模有正面的帮助。因此,低价化产品或将成为智能型手机产品的重要成长来源之一,众多手机业者也对此跃跃欲试。
针对低价化产品,跨国大型品牌业者,如Nokia、Samsung等前五大业者,为维持本身的获利,将会视此为策略性的产品,以其作为开疆辟土、扩大出货、抢攻市占率的工具,但在产品数量或上市区域则会进行限缩;而一般二线业者或区域性品牌业者,则可能以技术门坎较低的低价化产品作为积极抢市的工具。
而低价化常意谓着低利润,若要获利,除了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通常必须伴随两个条件,一是优异的成本控管能力,二是差异化的设计。此二者皆是台湾代工业者所长,特别在成本控管能力上,世界少有竞争对手可以与台系的业者相抗衡,加上台湾代工业者在功能型手机的制造上已遇到相当的瓶颈,因此台湾代工业者亦会将低价智能型手机的风潮视为转型的良机之一。
藉助MTK力量,Microsoft顺势切入中国及新兴市场
2008年趁着全球智能型手机大受欢迎的同时,Microsoft的Windows Mobile也达到出货1,800万套的高点,但相较iPhone、Palm Web OS的创新人机接口、Android和Symbian陆续采取开放原始码的策略,RIM持续专注于产品和服务的整合等竞争之下,虽然Microsoft持续投入改善其操作系统产品,但在各家业者环伺,始终坚持商业授权模式、加上新版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7)宣布延迟推出,其后续的成长力道颇受各界质疑。
今年度最受全球电信产业重视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国的3G网络将正式商用提供服务,由于中国经济经过前几年的发展,民众消费力大幅提升,加上电信业者力推各类加值服务,也带起一股对智能型手机产品的需求。
因此,Microsoft坚守商业授权的营运模式,选择此时和MTK携手合作,一是觊觎此波风潮所带来的消费潜能;再者,中国3G服务正要起步,为了提升数据及服务营收,手机与电信业者都会力推3G规格的产品,但初时采用3G规格的智能型手机价格相对高昂,消费者虽有采购的欲望,但却不易快速普及至一般消费大众。MTK虽然是采用EDGE平台,但若以低廉价格提供相似的产品与应用模式,相对更能激起消费者对智能型手机的尝鲜心态,成为Microsoft很好的着力点。
而透过低价产品逐渐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更是Microsoft擅长的销售手法,进一步藉由MTK的力量将Windows Mobile产品带入新兴市场。
此外,Microsoft虽在中国布局已久,但过往仍是以PC端通路为主,在行动通讯的领域上,不论是销售体系或后续技术服务能量仍有所不足,因此看中MTK近年来在中国所布建的营运及服务体系应是两者携手的关键之一。
而Microsoft的授权与MTK芯片平台搭售,对于Microsoft来说,透过MTK的销售模式一定程度能够减少过去所遇盗版的问题,有助Microsoft在中国地区财务的稳定度与可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