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4日,中电标协海量存储标准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这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立足于中国海量存储市场和存储产业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其中,浪潮成为海标委的第一届主任单位。
如果从1996年开始为用户提供包括服务器和存储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算起,浪潮已经在商用存储领域摸爬滚打13年了,浪潮一直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思路。
“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创新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加上坚持不懈,持续投入的结果。”浪潮存储产品总经理张海涛用这样的话道出了浪潮对于创新的理解。
2009年6月,浪潮发布了一项重要产品——浪潮海量存储系统业务连续保护软件和国内首款大容量、高密度、绿色节能的万兆网络存储设备AS1000N。这是活性存储技术战略进入第三阶段的产品创新。而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的产品,浪潮有着清晰的思考:一方面,随着IT建设的深入,用户对于IT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用户需要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来保障业务连续性;另一方面,不同用户由于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存储设备有着较高的弹性需求,AS1000N正是针对这两种需求的高品质解决方案。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存储产业的规模性已经初步凸显出来。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存储市场容量已经接近百亿,未来五年时间内,还将按照超过12%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
“在这种局面下,作为国产存储厂商,必须把自主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意味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张海涛表示。
2007年,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计算机领域唯一一家设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浪潮,这既是对浪潮自主研发能力的肯定,也是为浪潮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对于海标委的成立,张海涛表示,标准竞争已然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一种全新的竞争形态;一个产业如果丧失对于标准的掌控权,便会大大削弱该产业的竞争力,比如中国的VCD/DVD产业,就曾因为核心技术标准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受到重创;目前,中国存储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紧要关头,有了海标委这样的平台,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将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