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强北这片成长于工业区之上的商圈,以电子交易第一街的地位雄霸国内电子市场头把交椅。这个让政府部门既感到光荣,也害怕出安全问题的片区即将迎来它的新拐点。
刚刚出炉的这一片区的更新规划,让政府、规划部门、专家学者,商户和行业协会昨天坐到了一起。而让华强北呈现勃勃生机的“山寨文化”还要不要?在与会人员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多年前以市场自发自主形成的华强北片区,在工业区的基础上“野生”近20多年后,形成了今天以电子专业市场为特点,集餐饮,百货,文娱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商圈。它以年销售额370多亿元坐上全国电子街的头把交椅,建设总量达430万平方米,无论是商业覆盖率还是电子产品经营种类均列全国第一。
但生机勃勃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今,华强北近六成的道路处于饱和状态。停车位缺口达30%.加之市政管网设施老化,消防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空间承载力不足等原因严重地制约了片区未来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的实施推进。
名声在外的华强北,让福田区长李平“既感到光荣,也感到害怕,常睡不着觉怕出事”。在昨天的会议上,他称,上个月底,消防部门检查发现22处消防隐患,还有200多处顶楼乱搭建。“它的活力与它的安全方面目前存在严重的矛盾”。
除此之外,来自福田区贸工局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通过近一年多的调研发现,目前以柜台出租为主的市场管理方式明显落后。原来按工业区建设的各种配套系统结构,也已逐渐不能适应今天其承载的商业功能的运作需求。
一方面内部的公共管理问题突凸显,而另一方面全国已有200多个市场逐鹿电子领域。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让华强北仍有提升的空间?据了解,围绕华强北片区进行规划、改造、升级,仅市长主持召开的会议就超过7次。市规划局局长王芃称,规划部门甚至从十年前就开始了对这一片区的调研和规划。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福田区政府和深圳市规划局共同提交了《华强北片区城市更新》的规划。李平称,这一片区更新的目的就是拓展空间、提升产业、改造环境。其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是从中国电子第一街的位置提升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的电子产品交易中心、华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更新方案表示,通过将现有厂房进行建筑空间与功能腾挪改旧再利用(如女人世界),以及拆旧建新(如华强广场、茂业百货)等开发模式来将其容量扩大至600万平方米。
此外,制约华强北的交通瓶颈,将通过行人与车辆、地面与地下、动态行车与立体停车等方面来改善。通过集中停车和地下交通贯通的方式改善地面压力。通过在片区的商业区设立连廊等,引导片区成为商业功能区,服务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办公区和商务补充区,来完善片区功能。